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高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传染快、死亡率高和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和脾梗死。猪瘟病毒对干燥抵抗力弱,对阳光抵抗力强,过酸或过碱能使病毒失活。在氢氧化钠、漂白粉等溶液中很快失去活力。故2%氢氧化钠是最适宜的消毒剂。【流行病学】其认为,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易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主要传播途径是从消化道,通过被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粪尿)污染饲料和眼粘膜侵入猪体而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较为严重。该病常发地区,猪有一定免疫能力,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在新疫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发病,往往突然死亡,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周后逐渐低潮,如无继发感染,少数慢性病猪在1月左右恢复或死亡,流行也将终止。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养殖户中,由于忽视免疫,仍有典型猪瘟出现。根据临床特征,猪瘟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三种。无论哪一种类型,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猪潜伏期为5~7天,短的2天,长的21天。各类型临床症状如下:1、急性型猪瘟:病初表现呆滞,行动缓慢,站立一旁,弓背怕冷,低头垂尾。食欲减少进而停食。体温增高达41℃以上。病猪眼结膜发炎,两眼有多量粘液和脓性分泌物,眼睑浮肿,重者封闭,病初便秘,随后腹泻,排出恶臭的稀便。随着病程发展发生后肢麻痹。病初皮肤充血,后期呈紫色或出血,以腹下、耳根、四肢内侧部位常见。感染猪并发肺炎大多数10~20天死亡。2、慢性型猪瘟:病情时轻时重,食欲时有时无,精神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是慢性型猪瘟的突出表现。病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很难恢复,不死的猪常形成僵猪。3、迟发型猪瘟:是先天猪瘟病毒感染的结果。妊娠猪先天性感染,没有临床症状,可导致流产、木乃伊胎、畸形、死产。感染猪出生后表现正常,随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结膜炎、下痢和运动失调、最终死亡。【病理变化】猪瘟的病理变化随病毒毒力强弱与机体的抵抗力的不同而有差异。最急性型猪瘟由于突然死亡,缺乏明显病理变化,或仅看到粘膜充血或小的出血点,肾小出血点及淋巴结轻度肿胀。急性和亚急性猪瘟呈现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性变化,全身皮肤有密集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出血性炎症反应。淋巴结和肾脏是病理变化出现频率最高部位,急性型猪瘟的病猪,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边缘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或大的出血斑。此外,全身浆膜、粘膜和心、肺、膀胱等均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脾脏出血性梗死是猪瘟诊断最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由于毛细血管栓塞所致,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口腔粘膜出血或溃疡,胃出血或溃疡,肠粘膜出血、廻盲瓣和结肠上段出血、坏死、溃疡,以淋巴结泸泡为中心形成坏死溃疡,中间凹陷形成轮状,周边隆起而呈纽扣状,称为“扣状肿”。慢性型猪瘟出血性变化不明显。最显著变化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伪膜性坏死溃疡,呈纽扣状。【诊断】典型猪瘟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准确诊断。【防制】猪瘟到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靠预防。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猪瘟弱毒疫苗,即细胞菌和兔体组织苗,后者的免疫效果较好。一般农户养猪或规模较大的养殖专业户,在外购仔猪时,首先了解是否进行疫苗注射。如果没有注射应及时按规定与程序进行补注。为有效控制猪瘟,除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疫苗外,还应注意采取下列措施:1、坚持自繁自养。自己饲养母猪繁殖仔猪最好。如果从外地引入仔猪要在隔离圈内饲养观察一个月,证明无疾病时方可与原有猪混群饲养。2、养猪要有圈。经常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冬季要温暖,圈内猪只避免拥挤。根据猪数量多少,适当分群饲养。平时除饲养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如果是有需要应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3、保持清洁卫生。食槽要经常洗刷保持干净。隔一段时间要用热碱水消毒,圈内经常清扫,除粪垫土。用20%石灰乳或30%草木灰水消毒。粪便清除后放置一定位置,用发酵办法消毒和积肥。4、加强饲养管理。目前养猪户多用配合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如果自配饲料应注意全价营养。同时饲养人员要严格遵守防制规则,不得买卖病猪肉,不得用污水喂猪。5、一旦发现猪瘟应立刻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他们协助诊断和扑灭。对可疑病猪隔离饲养,并进行观察与治疗。如确定猪瘟就地扑杀,猪尸一律不能食用,需深埋处理。猪舍及其工具要彻底消毒,经过两个月后方可转入正常状态。编辑:冯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