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开春后鱼类养殖八个关键技术要点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开春后,水温升高,养殖鱼类开始摄食生长,一年一度的养鱼大生产也由此拉开了帷幕。这个时期要切实为新一轮的鱼类养殖“布好局、起好步”,力争打好“折幕战”,实现“开门红”,为夺取全年养鱼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养殖规划应根据市场信息、鱼塘条件、鱼种来源、饵料组成、养殖水平及经济实力等综合因素,尽早设置养殖规划,有针对性地确定养殖规模和放养模式,力求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池塘改造鱼塘条件的优劣与养殖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密切相关。池塘改造应把握的主要原则是:多边形改长方形,大改小或小改大,低改高或窄改宽,浅水改深水,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等。一般成鱼塘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为10亩左右,埂高应高出历史最高水位30~50厘米,埂宽应达3米以上,水深为2米左右,排灌方便,保水性好。对池塘配备的投饲机、增氧机、抽水泵等机电设备应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三、灭菌除害对天没有冬放的鱼塘,应采取人工或机械清淤,保留淤泥15厘米左右,曝晒池底数日,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部分有害菌。于鱼种放养前10~15天,先用每亩100公斤的生石灰干法药塘,以杀死虫卵及野杂鱼等敌害;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80~100厘米,再用每亩10公斤左右的漂白粉(含氯30%)灭菌,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等。四、施肥培饵于苗种放养前7~10天,向池内投施用磷肥、生石灰混合堆沤发酵好的畜禽粪肥(以鸡粪为佳),新塘口施肥量为400~500公斤/亩,老塘口为200~300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下塘的鱼种提供天然适口饵料。以后每10~15天追施1次快速肥水王(主要成份:高浓度生化肥料浓缩物),用量为50~100毫克/亩,以增加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密度。五、合理放养精养鱼塘应实行多品种混养,为了利用鱼类间的互惠互利作用,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应实行多品种混养的高效养殖模式。一般水草丰盛的塘口,以草、鳊为主养鱼,鲫、鲢、鳙为配养鱼;水质肥沃的塘口,以鲢、鳙为主养鱼、鲫、鳊为配养鱼;螺、蚬多的塘口,以青、鲤为主养鱼,鳊、鲢 、鳙为配养鱼。主养鱼的放养比例占70%~80%,搭配鱼的放养比例占20%~30%,吃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的比例为4:1左右。放养鱼种的规格易大。放养大规格的鱼种,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成鱼规格大,上市早,效益高。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备、规格大小、养殖技术和往年经验等情况综合考虑,做到科学、合理。鱼种放养前需用3%~5%的食盐溶液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20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选择晴暖天气的中午放养,先放主养鱼,配养鱼于主养鱼入池15天后放养。六、及时投饵对春放的精养鱼塘而言,应尽早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以利于早开食、早生长。一般投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2%~35%,水温达到10℃左右时,晴天下午3:00~4:00投喂1次,投饲率为2%左右;水温达到15℃以上时,每天分别于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各投喂1次,投饲率为3%~5%。亲鱼池塘应充分利用春季繁殖前的有限时间,强化投喂,以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提高优产、高产率。投喂亲鱼的精料为谷牙或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4%~5%;青料为苏丹草或菜叶,日投饵率为8%~10%;一般于上午投喂青料,下午投喂精料。七、科学调水早春气温偏低,保持水位为60~80厘米,以利提升水温。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可将水位提升至1.2~1.5米,为池鱼提供广阔的生活、生长空间。每10d左右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厘米,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5厘米左右。每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5%左右,保持池水嫩爽。若池水呈偏酸性,全池泼洒生石灰,1米水深每亩用量为10~15公斤,调节pH值为7.5~8.5。若池水老化,全池泼洒调水净底威(主要成份:羟基羟酸盐、生物吸附剂、表面活性物等),1米水深每亩用量为60~80克,以活化水质,修复底质。另外,暂养成鱼的池塘,因载鱼量过大极易出现浮头现象,应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八、强化防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强化春季鱼病预防管理工作,按照先杀虫后灭菌的操作原则,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漫延。一般先用氯氰菊脂(主要成份:氯氰菊脂;规格:4.5%)或祛虫安(主要成分:百部、贯众、苦参、川楝子、食盐等;规格:1%)杀虫,1米水深每亩用量分别为15~20毫克和10~15毫克。3~4天后,再用百菌净(主要成份:臭氯海因粉;规格8%)或聚维酮碘溶液(主要成份:聚维酮碘;规格10%)灭菌,1米水深每亩用量分别为300克和400毫克。一旦发现鱼病,及时诊断,对症下药,尽快治疗,力求将鱼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降至最低。编辑:孙苑琪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韩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