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肉食性动物?

蝌蚪五线谱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收藏

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

300179.jpg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文名字: 冰墩墩

英文名字: Bing Dwen Dwen

寓意: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众所周知,“冰墩墩”是以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作为原型设计的,形象憨态可掬,温和可爱。但你知道吗?在生物分类上,大熊猫们可是跟老虎、狮子、熊等猛兽一同组成了食肉目。对于这样的分类,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这竹子明明是植物,为何以竹子为食物的大熊猫却成了食肉目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搞清楚食肉目动物具有哪些特征。

提到食肉目动物,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它们口中那四颗锋利的犬齿。犬齿在食肉目动物捕猎时可以用来咬断猎物的喉管或脊柱,给猎物造成致命打击。对于肉食性动物而言,犬齿是否锋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们捕猎的成功率。可惜,即便有如此大的作用,犬齿也没有成为衡量一种动物是否可以被算作食肉目的依据,因为很多以素食为主的动物,比如偶蹄目的河马和灵长目的大猩猩同样长有锋利的犬齿。

101865.jpg

大熊猫的史前近亲Agriarctos-beatrix

真正将食肉目与其他动物区别开的是裂齿。所谓裂齿,其实是食肉目动物上颌的最后一对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对臼齿。经研究发现,目前已知的所有食肉目动物的这两对牙齿的齿冠上都长有锋利的尖,当它们闭合嘴巴时,这四个尖就会像闸刀一样撕裂猎物的肌肉和韧带,因此又被形象的称为“裂齿”。我们这外表很萌的国宝的嘴巴里恰恰就有这样的裂齿,所以它们就名正言顺的成了食肉目家族的一员。

那么,作为一种几乎只进食植物的动物,大熊猫为何会有跟肉食性动物一样的牙齿构造呢?

这就要说到大熊猫的家族史了。大约在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在中国云南禄丰地区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动物演化而来,从外表上看起来像一只强壮的狐狸的动物。化石显示,始熊猫的臼齿小而平滑,无法磨碎粗糙的植物纤维,古生物学家由此推测始熊猫是一种以肉为主食的动物,它们自由的生活在潮湿的热带森林边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冰川期的到来,始熊猫赖以栖身的森林迅速减少,同时一些原本生活在北方的更强悍的肉食性动物也因为严寒来到了始熊猫的领地。为了生存,大熊猫祖先开始改变食性,牙齿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在200万年前的小种大熊猫进化出了粗糙而宽大的臼齿,这样的牙齿已经十分适合啃咬竹子,但上颌的最后一对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对臼齿却没有任何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熊猫的祖先进一步适应竹林里的生活,吃竹子的习惯也就得以保留下来。目前已知的大熊猫进化主线为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现代大熊猫。虽然以素食为主,但国宝的实力可不像它们的外表那么弱,光牙齿的咬合力就强过大多数肉食猛兽,野生大熊猫曾经有独自力敌几只狼还毫发无损的记录。在中国的古书上,大熊猫甚至被称为食铁兽,足以见其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