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本科生的时候,我梦想成为一名营(jian)养(fei)大师。所以在读研的时候,我选择了 生物学 ,并且希望能进入研究糖尿病、肥胖的课题组。
尽管生物被戏称为四大天坑之首(生化环材了解一下),但是知己知彼才能战胜对手。研究生入学初期,我们还有三个月的轮转制度,在我坚定地以为未来的几个年头要一头扎进代谢相关的研究中的时候,一节生物概论的课彻底改变了我的方向。
台上的讲课老师就是代谢领域的,课堂一开始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肥胖的发生与人体八大系统中哪一项的异常最息息相关。呼声较高的回答是内分泌系统+10086。在此之前,头脑简单的我觉得肥胖大约就是激素分泌紊乱,或者消化系统出了岔子,然而究其根本是复杂大脑在背后运筹帷幄。
没成想就是这么一个抛砖引玉的热场问题,就引我走进了 神经生物学 的世界。
入门再入门,神经科学套娃警告
在本科学习阶段,神经生物学还只是一本书、一门课。然而研究生阶段,它手下的一个小小分支,就值得几年、甚至终一生去学习。
尽管已经在实验室兜兜转转了两年,但是最近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搜索“神经科学”四个大字。维基百科上说 神经科学 (英语:neuroscience),又称 神经生物学 。事实上神经科学的覆盖面远比想象的要大,强调自己是学神经生物学的,是简化介绍自己领域的第一步。然而大脑作为生物重要的CPU,坐拥数以亿计神经元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神经系统,又让相对单纯的生物学因为神经而复杂。
神经科学的分支 | 凝眸 NeuroMoment https://neuromoment.cn/
推开了神经科学的大门,再推开神经生物学的小门,你会发现你看见的……还是门。
根据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领域划分,又有 神经系统发育 、 神经信息处理 以及 神经疾病机理 三个方向。我目前所做的课题就属于神经信息处理,采用的小鼠为研究模式动物,从神经突触、神经元、神经环路等不同水平探究呼吸与其他行为的联系。在这套娃式的学科分支下,这才终于算得上入“门”了。
科研好难,难于上青天;团建愉快,快乐似神仙。神经生物学博士日常,除了小鼠和小鼠,还有BBQ! | 作者供图 神经生物学博士的科研日常
我的工作特点就是 实验周期比较漫长 ,基本一批小鼠需要1-2个月才能得到实验结果。所以这也导致了我们的每一步实验都必须要非常小心和用心。因为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马虎,都有可能直接game over。
记得曾经的我非常追求速度,当然前提是有效率的,所以每次在手术台上固定小鼠脑袋,如果安置不好,前后左右平衡差点意思,就会特别躁。后来实验做多了就会安慰自己,现在多花的几分钟甚至半小时,如果能注射的中靶,省下的就会是一两个月,稳重点。
左划查看注射病毒的手术台 | 作者供图
注射病毒后的小鼠需要3-4周的术后恢复,并且在手术当天和手术的后一天,我们需要给他们打布洛芬止痛(小动物关怀,一生推)。静待一个月后,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些与呼吸相关的行为测试。
小鼠会被安置在一个透明的空腔中,然后连接不同成分的气体,或者雾化一些试剂来监测清醒状态下实验动物的呼吸曲线和其他参数。比如我们实验室较多的测试就是把小鼠放在10%或15%的低氧环境里,结合注射病毒的特点,来激活或者抑制神经元的活动,通过记录的呼吸曲线来观察这些神经元是如何“搞事情”的。小鼠在空仓里的体验,和我们进藏旅游的初体验可能是差不多了(拉萨氧气体积比约为12%,平原则约为21%)。
除了正式实验的时候和小鼠打交道,我还养成了没事儿和他们唠嗑或者观察他们日常打闹的习惯。作为十分热爱记录生活的“非正经“博士生,我不仅承包了各种实验室团建,周末活动的摄影师工作,还成为小鼠生活“随手拍”的爱好者,并且非常幸运地捕捉到了许多有梗的欢乐喜剧鼠。前阵子人人皆是热浪中的吃瓜群众,殊不知小鼠中也有默默看好戏的吃瓜观众。(小鼠:谢谢,有被冒犯到)
默默看斗殴的吃瓜鼠 | 作者供图
最近刚落幕的奥运会,运动员们大展身手。在鼠界也有体操运动员,双杠属实666~
体操界扛把子 | 作者供图
其实小鼠的脑袋表面非常光滑平整,没有高级哺乳动物那样沟回纵横的褶皱,所以他们总是表现得“不太聪明”的样子。笨虽然是笨了些,但是他们也会吃喝拉撒睡,会为了抢食占领地打架,会追着对象跑,会呼吸,会害怕,会痛会痒。但是这些傻乎乎的鼠子,单纯真实的自然生活状态多么令人忍俊不禁。记录小鼠的这项爱好,似乎也 让我感受到了动物本能中的纯粹 。
一些课题之外的感悟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操纵神经元,观察神经元的活动,比如当一只小鼠在和小伙伴逗趣,你突然激活了目标的神经元,它会出现“冻结“的状态,仿佛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当然对于严肃的科研生活,这是有趣的实验结果,也是未来可以探究的出发点。而在我的意识里,它却给予了我 非常重要的人生思考 。
博士生的历练向来不是件容易事儿,曾经我似乎也有非常消极的一段日子,每天脑袋上就仿佛笼罩着乌云,垂头丧气,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非常无力。
然后有一天,实验又失败了,软绵绵地走在过道上,突然我的灵魂就像被一击弹出了肉身(太抽象的话,麻烦大家脑补一下西游记或者新白灵魂出窍的场景),然后我以上帝视角看着这副躯壳,开始对它说:现在的你就好比那些小鼠, 你的情绪,你的行动缓慢都是因为你大脑里的神经元在释放不好的信号 ,让你丧失了生活的动力,千万别做了大脑的傀儡啊啊啊啊啊。
大概在这次诡异的灵魂与躯体的交流之后,我就慢慢走出了“抑郁”的状态。大概很多人看的很懵圈,仿佛看到了个精神分裂的自述,但是简单点就是, 要让脑子调度运作身体,但不要让脑子掌控支配意识 。
后来这一点也被我用来解释那些因为自律而优秀的人,大脑总是会告诉你,懒着是多么的舒服,高油高脂高糖是多么的好吃。但是自律的人会和自己的大脑对抗,坚持早起,坚持运动,坚持阅读,坚持健康饮食。希望未来我的战斗力再强一些,也能成为一个长期自律的人。
组会后的冰激凌party | 作者供图
写在最后
身为马上就是四年级的博士研究僧,虽然距离最终毕业还有段路程,但是不可否认除了一纸证书外,读博还会有很多其他收获。笑看鼠生(bushi),学会和自己对话,这些奇葩的读博日常,其实需要一颗热爱生活、发现美好事物的心♥。
前期精彩回顾:
1. 我不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我是生态学博士!
2. 建筑学博士是做什么的?搬砖工?包工头?
3. 读了语言学博士,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4. 你这个化工博士……很危险啊!
5. 心理学博士是做什么的?冤死我算了,我真的不是算命的……
6. 我不是盗墓的!也不是鉴宝的!我是这样的考古学博士
……
点击“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菜单栏“我的专业是个啥”,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读(过)博的你,是不是也对自己的专业有话要说?
发邮件到iscientist@guokr.com,加入我们的专栏!
周末专栏:我的专业是个啥?
博士生段子手们以“过来人”的亲身经历,向你讲述读博意味着什么,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们每天的日常是什么,读博前和读博后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没有对象的时候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单身生活,进口洗发水和国产洗发水在缓解脱发方面的不同表现……
建筑学、生态学、语言学、心理学、考古学、生物学、数学……他们曾经或正在那些你想了解细节的专业刻苦研究。
关于博士,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你最希望了解的专业是什么?留言给我们,你的问题大概可能也许基本上都将得到解答!
作者:子橙
编辑:酥鱼
排版: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