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赵斌:用公众喜欢的方式做科普,讲讲植树造林那些事

我是科学家
原创

2021年6月26日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35期活动

“ 我们的目标:0! ”

本期演讲嘉宾

赵斌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植树造林,有讲究!》

赵斌采访视频:

偶然入学环科,像写论文一样写实验报告

赵斌的高考已经是三十多年前了,在那个年代,家长和学生对各个大学和专业都不是十分了解。赵斌报考环境科学系,其实是因为他姨夫的一个建议:“我们单位旁边有一个环保局,似乎这个工作还挺有意义的,你不是对数理化都感兴趣吗?不妨试试环境方面的专业。“于是,填报高考志愿时,赵斌虽然交表之前听取姐姐的建议修改了大学,但专业却没有变化。

毕业后,赵斌的同学们大多去到了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或污水处理厂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单位。赵斌却非常想做科学研究,到研究所工作。

从大学开始,赵斌就对做实验研究很感兴趣,觉得科研论文的格式非常有趣,在普通的实验课中,他就尝试“像写论文一样写实验报告”。撰写每一篇实验报告时,他都会查很多论文,这个习惯和对科学的真心热爱,使得赵斌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同时获得了三个研究单位的青睐。

要知道,临近毕业时,他们班级有一半的同学还没落实工作岗位,赵斌就已经拥有了第一次人生选择权。三封接收函到达学校负责人手中时,也着实让他感到为难,最后让赵斌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未来的单位。

师生之间,也能成为朋友

工作三年后,赵斌选择继续读研深造。

研究生导师和他年龄相差并不大,在送给赵斌的书中还称呼他为“赵斌兄”。为此,赵斌非常感动,他希望这种情分可以延续到他和自己的学生身上。“没大没小”这个词,用在赵斌和他导师,以及学生和赵斌之间都十分适用。在赵斌眼中,“没大没小”在形容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时,并非贬义词。

赵斌 | 我是科学家团队拍摄

“师生之间,如果能成为知心朋友,我觉得更不错!”赵斌这样说道。

用年轻人的方式,做我喜欢的科普

工作之外,赵斌还在一些视频网站做UP主。他理想中师生间良性的朋友关系,在他和年轻观众隔着屏幕沟通的过程中,同样适用。

“复旦赵斌”是赵斌在哔哩哔哩网站的ID,目前这个账号已经获得了将近9万名粉丝。在教授群体,他是十分“高产”的科普视频up主。许多人认识赵斌老师,就是因为他做了一期评读 Nature 一篇有关碳中和主题的视频。

赵斌b站主页

点开赵斌的视频能够发现,他在评论区十分活跃,与观众的互动非常多;而收看视频的观众们,也乐于在评论区和弹幕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赵斌看来,和观众互动,本质上和与学生讨论问题并无二致。他很喜欢用这种 有亲和力的方式 ,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观众。

赵斌告诉记者,做科普视频最大的难点,在于时间上的协调。因为工作繁忙,做科普视频的时间少之又少。起初,也是因为疫情在家,赵斌才终于有时间做科普视频。

因为从大学开始就喜爱计算机,所以赵斌时常追随着IT的脚步。年轻时,赵斌爱好编程,爱做网站,现在则喜欢上了拍摄视频和剪辑视频。他几乎将自己的办公室改造成了一个摄影棚,随时可以进行拍摄,而且在家里也摆上绿幕,准备好文案,随时进行自拍——他自己称呼这个过程为“超级自拍”。视频录好后,赵斌自己动手剪辑。 为了传递更准确的信息, 赵斌的视频都有字幕。他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三门课程,也是这样录制的。

赵斌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课程

“视频在b站首发的时候,有人催更,我的兴奋点就一下子提高了。”在赵斌看来,获得观看视频的同学们的反馈,提升了他做视频的积极性。一鼓作气做完《景观生态学》慕课后,赵斌扩展了他视频涉猎的范围,内容逐渐丰富起来。除了他自认为的“本职工作”评读英文论文外,还拍摄一些时下流行的日常VLOG。

赵斌在弹幕网站的个人简介是“一个标准的理科生,但喜欢人文思考,更喜欢憧憬未来新技术下的生活。”

在赵斌评读论文的各个视频中,就处处展现了他的这种思考和憧憬。本次“我是科学家”演讲,赵斌将用理科的思维和人文的视角,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展开碳中和背景下,植树造林的效用和科学植树造林方法的讨论。

6月26日,欢迎来到第35期“我是科学家”活动现场,听赵斌用公众喜欢的方式,讲讲植树造林那些事。

监制&策划:吴欧

编辑&撰稿:酥鱼

排版:尹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