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4期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我是科学家
原创

2021年5月22日,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果壳承办,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办事处协办的“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4期专题活动登陆大湾区,在深圳市福田区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想象力为科技创新插上翅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得以不断突破、深入。本期活动的举办地,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想象力与科技创新交融而生的试验场。参加演讲的嘉宾分别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分享突破想象力,开拓科技边界的故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洁老师与观众分享了捕捉 “幽灵”粒子中微子的奇妙历程;丰疆智能创始人、CEO;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兼职产业教授吴迪讲述了农业机器人从研发到在田野上奔跑背后的理想成为现实的故事;香港大学空间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Bruno Rossi Prize获得者、费米气泡发现人、起源太空创始人苏萌老师带领观众把视野放到了太空,一同探讨太空挖矿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分享了建设散裂中子源的大国站位和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黄鸣奋巧思妙语,与观众一起深度领略科幻电影的想象力。演讲不但向公众展示了想象力能为人类带来的无限可能,更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立足祖国大地,同时仰望星空的科学家精神。

活动现场,近300位热爱科学的观众在现场聆听了科学家的演讲,观众分布在各个年龄层,来自不同行业的观众带着不同角度的问题,踊跃与演讲嘉宾互动。线上直播点击量超230.4万。

从左到右:吴欧、苏萌、黄鸣奋、吴迪、赵洁、刘凯 | 拍摄:Vphoto

在题为《捉住幽灵粒子,捉住1/4个世界》的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洁分享了探测中微子的故事。在赵洁眼中, 中微子就像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幽灵,这种“幽灵”不仅不会轻易与物质发生反应,而且还会变幻形态,难以捕捉。 构成世界的十二种基本粒子中,有三种是中微子,而赵洁的工作就是为捕捉中微子保驾护航。在演讲开始之前,现场播放了一段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动画电影人物哪吒的视频,将观众拉进了“中微子的世界”。随后,赵洁在演讲中向观众介绍了研究中微子的意义,分享中国大亚湾实验和江门实验的基本情况。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积极向赵洁提问有关“幽灵粒子”中微子的问题,赵洁针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演讲嘉宾:赵洁 | 拍摄:Vphoto

丰疆智能创始人、CEO;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兼职产业教授吴迪在演讲中介绍了农业机器人发展现状,描绘了传统农业乘着高精尖科技蓬勃发展的美好图景。曾经需要繁重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各种作物的种植、牲畜的饲养等工作,在科技告诉发展的助力下,都变成几个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的轻巧活。在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的的支持下,田间作业也突破了如黑夜和阴雨天气等自然因素的的限制,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现代化农村的建设、解放农民劳动力,都需要科学技术不断突破想象力。

演讲嘉宾:吴迪 | 拍摄:Vphoto

6.5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500年前哥伦布开启大航海时代,而今天,我们已经站在大航空时代的面前。在题为《去太空,去挖矿!》的演讲中,香港大学空间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Bruno Rossi Prize获得者、费米气泡发现人、起源太空创始人苏萌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探索太空资源的故事。“ 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是地球文明未来的必由之路。 ”他和团队在今年4月发射了用于未来实现太空采矿及小行星整体开采的初代设备——采矿机器人NEO-01,未来他们还将继续依靠产业化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为人类未来的天文学探索提供新动力。

演讲嘉宾:苏萌 | 拍摄:Vphoto

在题为《松山湖水平,散裂中子生》的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和观众分享了建设散裂中子源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超级研究平台,散裂中子源能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动态性质,对我国科学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它的建设花费了大量时间、物力,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心血。然而,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我们国家想要做国际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就需要我们做出最好的研究平台,所以当 看到散裂中子源第一次打靶就成功时,就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 ”

演讲嘉宾:陈和生 | 拍摄:Vphoto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黄鸣奋在题为《科幻:照向未来科技之镜》的演讲中,以《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等著名科幻电影为案例,为观众讲述了科幻电影的创作特点以及科幻电影与科技的关系。在黄鸣奋看来, 科技为科幻提供参照系,而科幻可以作为科技的映射镜、透视镜以及反射镜。

演讲嘉宾:黄鸣奋 | 拍摄:Vphoto

到场的观众反应热烈,不仅在每个演讲结束后踊跃举手向嘉宾提问。活动结束后,现场还有很多小观众留下来,就演讲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嘉宾深入交流,带着好奇心而来,带着知识和想象力而归。

现场互动 | 拍摄:Vphoto

本次活动有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治平、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陈志远、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艳、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科协)副主席吴君灵等领导出席。领导们为五位嘉宾颁发聘书,邀请他们成为“我是科学家”科学顾问。

从左到右:程静、吴迪、吴君灵、赵洁、张治平、陈和生、马艳、黄鸣奋、苏萌、陈志远| 拍摄:Vphoto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项目通过为科学家搭建演讲平台,并通过新媒体阵地广泛传播,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了示范传播效应。项目至今已举办线下演讲活动34期,有149位科学家登上演讲舞台,其中包括叶叔华、王志珍、王贻芳、丘成桐、高福、陈和生等知名院士。参与过演讲的科学家不仅表示了对项目的肯定,也积极推荐身边的同事参与科普,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家群体参与科普的热情。同时,科学家亲自科普的形式,拉近了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也树立了公众心中科学家平易近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