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黄鸣奋:科幻,照向未来科技之镜

我是科学家
原创

2021年5月22日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34期活动

“突破想象力!”

本期演讲嘉宾

黄鸣奋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幻:照向未来科技之镜》

黄鸣奋采访视频:

对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鸣奋来说,研究科幻电影,跟他的近视眼有点渊源关系。

黄鸣奋出生在福建省安溪县。如今安溪以铁观音的故乡闻名,但在黄鸣奋的童年时代,那儿交通不便,比较闭塞。还好,“我父亲是中学教师,我家就在学校图书馆旁边,管理员是我父亲的学生。因此,小时候我能不受限制地借书。然而安溪当时不通电,我看书只能用煤油灯。”

黄鸣奋的近视,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而且近视程度之深,连老师都不得不给他特权。“考试的时候,老师允许我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因为这样我才能看清黑板上的题目。”

近视 | 图虫创意

随着近视而来的,除了视力模糊,还有一个苦恼:带着眼镜的黄鸣奋,很难在体育场上,跟小伙伴有任何比拼。“所以我心里其实很希望,哪天能有机会在运动场上,焕发出青春来。”

这个机会来得很快。在黄鸣奋11岁那年,厦门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到他所在的学校招聘爱好者。当时的教练,给了一个对黄鸣奋来说,几乎不可能拒绝的诱惑——好好训练,就有希望成为运动健将。

“所以我业余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国防体育训练上了。”但是,因为国防体育俱乐部的特殊性,黄鸣奋训练的,不是田径这类常见的体育运动,而是无线电报务和测向,“就像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所描绘的那样。我通过听录音机训练抄报,通过敲击电键训练发报,有时还跟着教练背着电台到处跑。”

少年时与军工科技的接触,在黄鸣奋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因为这个缘故,我对理工科特别感兴趣。初中住校时,每天晚上我就蒙着被子、拿着手电筒,看科幻小说。”

因为近视,黄鸣奋在童年时就阴差阳错地接触到了当时比较专门的科技,并且产生兴趣。但也因为近视,在报考大学时,他与所喜欢的物理专业擦肩而过。“那时我近视太深了,已经超过1200度,没法念理工科。”

后来,黄鸣奋读了中文系,但也没放下对科学的兴趣,而是将这种兴趣和自身的专业融合到了一起。“1998年,我就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科幻的论文。我运用信息科技去研究古典文学,同时也致力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探索。由于所在的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从2016年起比较专心地从事科幻电影研究。”

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暨电影博物馆一角 | 杨喜九

“科幻拥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它打通了文科和理工科,从天文、地理,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它都能触及,唤起人非常丰富的想象。”以科学知识为依托,科幻电影塑造出了全新的社会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讲述人的故事。

“科幻电影关注的,不只是科学知识,还有对科技的反思。科技有可能走火入魔,但这其实往往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关键在于人怎么用科技。”因此,在黄鸣奋眼中,科幻电影有非常强的 人文关怀 ,它探讨的是人的价值判断、人的命运问题。

科幻电影可以引导人突破现实的局限,去思考人类的命运。“比如基因实验,把人变成狗,把狗变成人,现实中这种事大家没法讨论,伦理上有问题。但科幻电影,在纯虚构的条件下,引导人去想,一旦突破了这些界限,一旦科技失控,人类怎么办。”

于是,在科幻电影研究过程中,曾经1700度近视、如今通过手术摘掉眼镜的黄鸣奋,开始突破想象力的边界,看见—— 更广阔、自由的奇妙世界 。

5月22日,欢迎来“我是科学家”,听黄鸣奋聊聊科幻电影和想象力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吴欧

编辑:阿藜

撰稿:范可鑫

排版: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