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2020年是改变历史的一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2020年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举办了中国科协2020年中国科技峰会,主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温良剑沙龙分享视频:
温良剑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以下为温良剑的沙龙分享内容:
我叫温良剑,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我的研究领域是非常非常基础的粒子物理,也叫高能物理,主要侧重中微子实验、核物理的相关研究。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交叉的前沿和热点,它跟很多学科的基本问题都相关。
我主要从事中微子实验研究。中微子实验是一个大工程的科学项目——它要建造高精度的中微子实验装置,来理解和测量中微子的基本性质。我的科学目标是:在实验上确定中微子的基本性质,从而理解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基本粒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最终可以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中微子是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和 宇宙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和热点
从本科开始,我就参与粒子物理实验。到目前为止,我参与的三个实验项目都是国际合作: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有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41个研究所,成员200多人;江门中微子实验,合作组成员超过600人,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有77个研究机构参与;美国EXO中微子实验,接近200人参与,覆盖8个国家和地区,32个研究机构。
其实,现代粒子物理实验的特点就是,由多个国家、多个研究机构一起合作,共同建设科学实验装置、开展粒子物理的基本研究、解决粒子物理领域的基本问题。甚至很多大的实验装置(在建设期)会成立一个国际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报告,提供技术咨询和建议。
也就是说,从几十年前,粒子物理开始进入发展期, 国际合作和交流就已经是该领域的特质了 。
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最重要的就是——学术上能提供一个创新的学术环境。不同文化、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思想的碰撞,很容易激发新的想法。比较常见的就是在开国际会议时,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所的人在一起喝咖啡、讨论,就会激发出很多想法。所以我常建议组里的同事们和学生们,每天中午有一个小的咖啡活动,促进大家交流。此外,也邀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沟通。
国际合作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工程上解决经费和技术问题。目前为止,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单靠一个国家的能力,难以成功,需要国际合作。
不过,经费和技术并不是最核心的诉求。即使一个国家什么都能自己干,也不缺钱,但是也需要用重要的科学目标和先进的实验装置,以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吸引国际合作者。
从更大的层面来讲,这能提高国家的影响力。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让其它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了解并且认可中国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来他就会主动跟你合作。
这里说的 国际合作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主动参与国外发起的大科学实验,走出去跟别人合作。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也得有自己主导的大科学装置,能吸引合作、吸引国外的优秀人员来参加实验 。例如江门中微子实验,我们就积极走访和吸引国际合作,目前600多人当中有超过40%是国际合作者。
国际合作和交流是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的特质 | Pixabay
现在的国际环境下,作为青年科学家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呢?
我分享几个观点。
我一直在跟我组里的学生、博士后还有同事们说,大家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自己比较强,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大家才会认可你,愿意跟你合作。今年受疫情影响,整个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很多会议变成线上了。但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提供了很多便利,可以不出国门就参加很多高水平的会,所以其实现在国际交流更频繁了。
现在科技部、基金委、科学院也加强了对国际合作的项目的支持。我们鼓励青年研究人员对国家政策,还有战略保持关注:自己的研究项目,能不能跟国家的政策相符,积极地去参与国际合作。
至于政府和学术机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决策,这是一个老问题,答案也依旧——就是稳定的经费支持。我们现在参加国际合作,其实没有常规的渠道支持。比如说,参加欧洲核子中心的实验(CERN)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支持;美国和日本的中微子实验也希望我们参加,但没有合适的渠道、稳定的经费加入他们,所以谈着谈着就谈没了。现在,科技部、科学院还有基金委有小规模的资金支持,以三至五年为期,但是通常一个大型粒子物理实验,从预研到建设,到取得成果,都要超过十年,所以经费和实验的时间尺度是不匹配的。
另外,像欧洲核子中心(CERN)和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这种大科学装置和国际合作,需要顶层规划。比如,CERN今年发布了欧洲物理的战略合作规划。CERN的每个成员国,都有一名科学家代表,一名基金委的代表,来讨论这个规划。首先,科学上保证是正确的规划,同时也得到了基金委的背书,保证是切实可行的规划。这里面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谢谢。
作者:温良剑
编辑:范可鑫
排版:雷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