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我是科学家”举办了第23期演讲活动“抗击疫情”,五位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我们挑选了问答环节的三个有趣提问进行分享,希望也能解答你的疑问。
医护人员在高强度工作中有什么快速放松的方法吗?
刘韬滔
北京医院外科ICU主治医师
我在武汉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大家平时病房、酒店两点一线,都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确实对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我个人的体会是,还是需要更多的交流。我们在路上、车上和病区,大家有时候会交流一下,因为人跟人的交流是必须的。还有就是,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也要去户外活动,放放风。我知道有的老师会在酒店铺一个瑜伽垫,做一做运动。我自己还有一个习惯,晚上没有工作的话就泡个热水澡。长江流域特别寒冷潮湿,尤其是2月份的时候,再加上酒店不让用空调,不让用暖气,所以泡个热水澡,看一看外边长江两岸的万家灯火,之后再睡个好觉,也是非常能放松自己的方式。
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会带着轻症的病人跳广场舞,这是救治过程中的标配吗?
张志云
北京地坛医院护理部主任
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我也一直在关注。很多的视频中,我们看到医务人员带着患者在舞蹈,其实是为了让他们从心情上能得到改善。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太建议,因为新冠是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患者或多或少在肺部有体征,动作幅度比较大会加速呼吸,包括有可能加速病毒的排泄。我认为应该选择适合他的放松方式,比如说我们病人病房都有iPad,我们会放一下呼吸操,病人躺在床上跟着做就可以放松心情,或者是给病人听轻音乐,改善他的心情。有时候我们也会教病人做一些按摩,可以躺在床上做。
像疫情这种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会像疾病一样传染吗?有没有可能做到免疫?
石川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驻武汉心理救援专家工作队队长
我们说“传染”这个词儿可能不太恰当,我们可以说情绪有感染力。比如说我冲你笑你能感受到是,比如说你看到人受伤了,会揪心。为什么?因为人有共情的能力,人有设身处地的能力。所以当疫情来的时候,人们出现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而且已经得到了数据的证实。去年黄悦勤教授做了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我们的焦虑、抑郁这两个常见病的终身患病率大概15%左右,而这一次我们在现场调查到的焦虑、抑郁状态高达75%。所以在这样一个急性的状况下,焦虑、抑郁当然是会出现的。
怎么样做好免疫呢?那就是我们首先做好防控。然后,做好个人防控的同时,你要保持一个安静和稳定的状态,你的情绪会感染到别人,你就像一个星星之火,能够使得大家都安定下来。
监制:吴欧
策划:麦芽杨
编辑:小米
排版:夏晓茜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版权属于“我是科学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iscientist@guokr.com
欢迎填写调查问卷,支持我们↓↓↓
“科普中国”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