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食物多到吃不了?北极熊:囤天然冰箱里!

我是科学家
原创

人们发现,就像松鼠在秋天把坚果埋起来,以备冬天食用一样,北极熊也会在北极这个冰冷的“天然冰箱”中,贮藏一些来之不易的猎物。

食物囤起来

事实上,陆地哺乳动物、鸟类和一些昆虫 贮藏食物 (将猎物埋藏短期保留) 的做法很常见。但在熊类物种中,除了棕熊,大多数几乎都没有储藏食物的习惯。

昆虫里,会囤蜜的蜜蜂 | Pixabay

早在1599年,欧洲棕熊的食物贮藏行为就有报道,它们经常贮藏杀死的猎物或捡来的动物尸体。相比棕熊,黑熊的贮藏食物行为就不多了。而从棕熊进化而来的北极熊,其贮藏行为只有三次模糊的报道。

那么,北极熊真的有食物贮藏行为吗?

2019年11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团队,在《北极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北极熊贮藏食物的行为进行了探索。该研究发现,尽管北极熊确实存在贮藏食物行为,但是相当罕见。

北极熊神秘的贮藏行为

该研究的负责人伊恩·斯特灵 (Ian Stirling) 博士,告诉北极熊国际协会他研究北极熊贮藏行为的契机:“我收到了一张来自朋友的照片:一只躺在冰面上的雄性北极熊,旁边还有一只几乎被雪覆盖的竖琴海豹,这再次激发了我对短期食物贮藏行为的好奇心。40多年的北极熊研究中,这种行为我只见过一次,我的同事也都认为北极熊的这种行为相当罕见。”

用雪埋了竖琴海豹的北极熊|参考文献[2]

为了探索北极熊是否有贮藏食物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研究小组查阅了1973~2018年间,在斯瓦尔巴特群岛、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对数千只北极熊的观察结果。

研究人员在论文开头阐明:“ 针对野生北极熊贮藏食物行为的观察很少 ,这也导致人们得出结论:它们不存在这种行为或者说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他们却发现了19个北极熊贮藏食物的例子,这表明虽然这种行为很罕见, 但它在北极熊中确实存在 。

他们甚至发现,有些北极熊非常喜欢抓住猎物不放,会埋藏猎物好几次。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描述了一次目击过程:“当考察船离北极熊大约150米时,它醒了过来,然后把猎物从雪覆盖的地方拖出来,离开了它所待的浮冰,带着猎物游到了附近的浮冰上,又把猎物从水里拖了出来…在大约三个小时之内,北极熊把猎物移动了好几次。每次它移动猎物后,都会短暂的睡一会儿,然后清洗爪子进食,再重新埋藏猎物。”

囤食物的原因

研究人员发现,贮藏食物的行为主要和 猎物的大小有关 。小海豹等小型猎物,会被北极熊一扫而光,什么也不剩。但大一点的食物,比如成年环斑海豹或鲸鱼肉,北极熊无法一次吃完,就可能会用积雪覆盖剩余食物——这是为了 防止其它北极熊和食腐动物把食物偷走 。

“看什么看,不给你吃”|GTW/SHUTTERSTOCK

为什么用雪藏起食物?

在北极纯白色环境背景下,一具血迹斑斑的黑色尸体相当明显,无论是北极熊还是海鸥等鸟类食腐动物,都很容易发现黑色物体。而尸体覆盖积雪后,融进环境中,就不那么显眼了。

此外,如果能躲过食腐鸟的视线, 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被北极熊发现的风险 。 因为,食腐鸟通常会吃北极熊的残羹剩饭,其它北极熊如果看到远处海冰上的海鸥,或许就会推测出尸体的位置,有可能对此位置进行搜索。

带着两只幼崽的雌性北极熊,在雪地里埋了一只环斑海豹|参考文献[2]

至于北极熊食物贮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雪量的多少。

1975年至1990年之间的春天和夏初,研究人员在拉德斯托克湾观察到有63只海豹被北极熊猎杀并且吃掉,但他们只观察到1次贮藏行为,北极熊尝试埋尸体,但由于裸露的夏季海冰上只有少量的积雪,贮藏行为失败了。

因此,研究的作者指出, 雪覆盖的越多,北极熊就越有可能成功藏匿它们的猎物。

都是熊,为啥北极熊不爱囤食物

虽然北极熊从棕熊进化而来,但北极熊的贮藏行为比棕熊少很多。

研究人员认为,北极熊和棕熊贮藏行为的频率差异,可能 与它们栖息地的共享物种有关 。棕熊的种群密度更大,它们与许多狼、渡鸦等食腐动物共同生活在森林里,北极熊则更加分散,只需要对付偶尔出现的北极狐或食腐鸟类。

因此,北极熊与棕熊在贮藏行为上的不同,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贮藏行为的好处没有得到突出,导致其没有保留下来。

北极熊和埋在雪里的髯海豹|参考文献[2]

当然,当北极熊拥有一具鲸鱼尸体或一只巨大的美味海豹时,囤起来慢慢吃总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编译:Mr.Qiu

编辑:悲催的铊宝宝、范可鑫

排版:雷昱儿

题图来源:Pixabay

参考文献:

[1] https://www.iflscience.com/plants-and-animals/polar-bears-observed-burying-their-kills-and-saving-them-for-later/

[2] https://www.nrcresearchpress.com/doi/full/10.1139/as-2019-0008?mobileUi=0#.XnthPjMdESi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版权属于“我是科学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iscientist@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