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陈小平:十年后,谁来帮你分担家务,排忧解难?

我是科学家
原创

10月25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8期活动

“AI:人工智能,或者爱”

本期演讲嘉宾

陈小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机器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主任

全球人工智能理事会执行委员

陈小平采访视频:

上个世纪90年代,当电脑还是稀有品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陈小平,已经在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了。

“25年以前,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国际上差别还是比较大,那时候我们劳动力还严重过过剩,国家主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对人工智能需求不强。”但是作为研究者,陈小平要看到未来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社会的需求。“我们判断,中国未来一定需要人工智能。”

“当时国外的学者做了一个课题,叫 意图逻辑 。我发现其中一些理论问题,我能做得更好,所以博士论文我也做了类似课题。”最初,陈小平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一些理论,很快他的理论研究就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机会与领军学者进行对话了。

但是面对面交流后,陈小平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国外学者做人工智能理论,其实心里都有很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做意图逻辑的学者,其实最终想做的是人机对话,为了实现这个应用,他才把理论问题抽象出来,做了意图逻辑这个课题。”

没考虑到应用场景——看上去只是很细微的差距,却导致陈小平提出的理论,难以落到实处。“因为把意图逻辑纯粹看成了理论问题,我的论文创新性很强,跟那些前人的基础理论完全不同,这就导致我的理论用起来很麻烦,因为要从头学起。”

从此,陈小平学会了:“如无必要无引入新的实体。”

但这并不是说就不创新了。“当发现现有的理论确实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时,必须创新。但不是一上来就把旧的都丢掉了,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

这个理念的背后,其实还是出于务实的考量。“理论最终要给研发人员使用,要考虑到他们有什么基础知识,不能每提出一个新理论,就让他们从头学起。”

渐渐地,陈小平的研究也有了基于社会背景的现实目标。“06年,看到社会科学院的报告,预测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中国的人口红利就会消失,老龄化会逐渐严重, 很多老人就需要照顾 。”

那么谁来照顾呢?

“机器人。”因为这个报告,陈小平判断中国未来需要机器人。“所以08年,我们就开始做‘可佳’,一种进入家庭的机器人。"

机器人“可佳” | 陈小平供图

从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到一些基本家务,可佳都能完全自主实现。“机器人手臂上有标记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准确判断和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然而,处理家务并不是老年人的唯一需求,他们还需要陪伴。于是,陈小平团队开始研发“佳佳”机器人——做 情感交互 。

机器人“佳佳” | 陈小平供图

“现在佳佳能做的情感反馈,基本上比较简单,就是一种共情。也就是说,用户高兴,佳佳也高兴,用户不高兴,佳佳也不高兴。时间久了,用户就会觉得没意思。”而正常的人类沟通,背后有更复杂的逻辑,“我们希望佳佳跟人交互的时候,让人感觉很真实。真实其实要求非常高,这意味着佳佳要对人情绪的判断更准确。”

距离做出更真实的情感交互机器人,可能还需要很久,但陈小平有信心。“我做这个事情,首先是很有兴趣。但不仅是兴趣,还因为它对社会有重大价值,对科学发展有重大价值, 是责任和兴趣的一种综合 。”

10月25日,欢迎来合肥市科技馆西二楼学术报告厅,听陈小平老师聊聊机器人可佳和佳佳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编辑:麦芽杨

撰稿:范可鑫

排版:凝音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