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邓文洪:猛禽守护生态系统,而我想守护它

我是科学家
原创

6月13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1期活动

“到野外去”

本期演讲嘉宾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文洪

《猛禽守护生态系统,而我想守护它》

邓文洪采访视频: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邓文洪教授的课表有点特殊——只在秋季和冬季授课。

“我们做鸟类研究,多数时间是在它的繁殖期,一般都是春天和夏天,去野外做生态学研究。”邓文洪解释,“ 繁殖特征在野生动物的生活史特征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掌握这个信息对我们的保护工作有很大意义。”

从硕士到博士后,邓文洪一直在做鸟类生态方面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猛禽,比如灰脸鵟鹰、长尾林鸮。“ 硕士期间,我就开始做猛禽研究了。这有一定的危险性 ,比如灰脸鵟鹰,有些个体的攻击性非常强,我第一次上树就被攻击了。”

有的灰脸鵟鹰的攻击性很强 | Wikipedia,M.Nishimura / CC BY-SA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有没有技术能代替人完成观测,比如,无人机?

邓文洪解释道:“无人机有它的限制,比如它只能拍照,但这个卵多重你不知道,雏鸟的羽毛多长也看不准,虽然能估算出一个数,但误差比较大。”

而卵的重量、体积,雏鸟的羽毛长短等基础数据,是了解鸟类发育过程的基石。“从这个物种的基本特征,我们能找出一些规律,或者能解密进化上的过程。但是 我们掌握基础特征的种类,还不到鸟类的五分之一 。尤其咱们国家猛禽这块,做研究的非常少。”

做猛禽研究,除了要面对危险,还 需要极大的耐力 ,比如,监测猛禽迁徙状况时,就需要长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为猛禽飞得都很高,那种触发式红外相机拍不到,所以主要靠人监测。迁徙季节,我的学生 可能要连续监测30天、40天 。”

除了在一个地方固定不动地监测,给猛禽佩戴GPS也能收集迁徙数据。但这也不轻松—— 要考虑到GPS的重量对猛禽飞行的影响,还有信号的稳定性等 。“如果信号在一个地方不动了,猛禽就可能死了或者发射器脱落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回收发射器。”

有时,信号会忽然消失,那就要根据情况判断原因 。“2017年,我们标记了一只灰脸鵟鹰。它从北京往内蒙飞,去了内蒙后,忽然有一天信号消失了。信号消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被破坏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出了我们监测范围了。飞到哪儿去了?从内蒙古飞到蒙古国了,那就必须得开国际漫游才有信号,所以我们开了国际漫游,信号就出来了。”

在邓文洪眼中,研究工作最大的魅力在于获得新知。“在野外工作的时候,当我看到从来没见过的动物,并且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或者知道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 得到知识的积累,我会非常非常兴奋,这是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野外研究的动力之一 。”

6月13日,欢迎来“我是科学家”,听邓文洪老师聊聊有关鸟类的野外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编辑:麦芽杨

撰稿:范可鑫

排版:雷颖

2020年6月13日

“我是科学家”第21期:到野外去 下午13:30-16:00
“我是科学家”第22期:特别专场 下午16:30-18:00

一些特别的说明

“我是科学家”2020年演讲开始了,可惜目前还不能招募现场观众。

不过,我们提供了更多直播的渠道,你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看到“我是科学家”2020年第一场演讲和特别专场的直播。

欢迎扫码预约~

我是科学家

一直播

网易

网易·特别专场

腾讯

腾讯·特别专场

b站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6位演讲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会挑选出最有趣的问题在演讲现场邀请科学家回答。 如果你的问题入选,我们会为你寄送一份小礼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