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写作技能不是天生的,那如何才能让科学内容具有传播性?|科学家科普能力培训班第三期回顾

我是科学家
原创

10月12日,“我是科学家”第三期科普能力培训班在中科院物理所成功举办。在本次培训班中,果壳副总编、科学松鼠会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及副秘书长吴欧,针对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科普写作指导,用丰富的案例与讨论,让学员们了解科普写作的思路和要点。

(“我是科学家”第三期科普能力培训班,吴欧为大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科普写作指导。)

一切新闻都是科学新闻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从纸媒转移到了新媒体,科学松鼠会和果壳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的。“ 一切新闻都是科学新闻 ”是果壳在进行科普时的一种理念,“ 抓热点进 行科普 ”不仅能为科学注入亲民的元素,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从科学的角度思考事物”的思维方式。

(“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由科学家来干”)

科学家做科普,动力在何处?

做科普光靠跟热点也是不够的,科学家应该在科普中占更多的比重,也有越来越多的粉丝希望能通过科学家接触更前沿的科学与思想。

但是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程度又是如何呢?虽然科学家做科普意义重大,不仅自己能有满足感和获得感,还能促进领域和学科发展,实现知识的公平传播。但是通过调查,恐惧媒体、缺少渠道、不知道怎么科普等等原因却阻碍了他们的脚步。而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解决的。

恐惧不如利用

媒体和科学家之间的其实有很多的差异和误解,媒体需要确定性、故事性和轰动性,而科学家却习惯于严谨冷静,再加上媒体在写文章时可能确实没有理解科学原理,就造成了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的情况。所以进行科普, 首先需要和媒体保持联系,加深互相的理解,建立自己信任的媒体关系 。吴欧分享了一些与媒体沟通的原则和技巧,比如要求媒体撰稿后给科学家确认、主动提供给媒体一些故事性的素材等等。

(嘉宾与观众交流分享。)

写作不是天生技能

在科学家为什么不爱做科普的调查中,“不了解传播技巧”其实是被大大低估了的。写科普文章是一种很重要、很常见的科普形式,但写作绝不是单纯的“码字“,而是一种需要后天学习的技能。

什么样的文章是合格的呢?主题清晰、结构清楚、文笔流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因为科学家们不仅要避免“知识诅咒”,更要去思考如何将严谨冷静的科学研究,变得具有故事性。

(现场观众认真地记笔记。)

对于初学者,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古典写作风格是最合适不过的。通过正面和反面的例子,吴欧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讲述清楚,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分享告一段落之后,吴欧带领大家即刻演习,利用提炼主题和构建故事的模板进行了写作工作坊。学员们踊跃参与,纷纷在几分钟内提炼出自己所在领域内有效的科普主题,吴欧针对所有发言学员的设计主题进行了点评。在构筑故事框架环节,吴欧与学员一起讨论,搭建出适合学员即刻可以上手的故事框架。“看来我今后不能直接上来就写,还应该先梳理线索,搭建故事框架才行。”已经颇有写作经验的生态学博士liz说。

第三期演讲培训已经圆满结束了,相信每位学员都有所收获和感悟,在科普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科普能力培训班

科学家科普能力培训班还将继续举办,我们将在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官方微信微博 发布学员招募信息。同时,也欢迎您扫描二维码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也将通过邮件或短信的形式通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