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互联网时代下的科学传播新方式》论坛圆满举办

我是科学家
原创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还有移动式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在获取信息这件事情上变得更均质化、更扁平。这听起来像是一件好事,但技术的发展也给信息,尤其是科学发展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科学信息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普及;科学传播的内容也要为了迎合受众变得越来越容易接受。

由此产生的更大的挑战是什么呢?内容产生越来越快,传递越来越快,传递内容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通俗易懂,给媒体和公众去理解这些科学知识,去理解前沿科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对科学发展草率的误读给谣言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这样看来 新的技术反而拉大了科学和公众之间的鸿沟。

9月18日下午, 果壳承办了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分论坛——互联网时代下的科学传播新方式, 邀请了来自各领域的6位专家分享各自的观点,共同探讨当下及未来的科学传播应对之道。

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科学新闻》主编Nancy Shute以自己的工作为例,讲述了科学传播的新思路和面临的挑战。

(演讲嘉宾Nancy Shute:《连接科学与大众》)《科学新闻》杂志面向的受众广泛,从15岁的高中生到90岁的退休工程师无所不包,针对不同受众定制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就变得尤为重要,既要确保准确性,又要加强内容的可读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和解析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公众不再满足于仅仅阅读文字。《科学新闻》杂志就在运用着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不断带来更简单更轻松的内容。

“我们知道大家现在都在努力的去寻找新的事物、新的理论,我也非常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发展”。Nancy Shute说。

(演讲嘉宾Nancy Shute:《连接科学与大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将自己做科普的经验总结成九个字—— 讲故事、接地气、抓热点 。

(演讲嘉宾张双南:《讲故事、接地气、抓热点,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技巧》)

因为被科普不是老百姓的刚需,而大家都喜欢听故事,所以讲故事在哪里都有市场,这是一个给大家传递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接地气就是要和听的人有关系,和他有关系他才会关心,和他没关系他就不关心。那为什么抓热点?热点关注度很高,传播的效果就会比较好。所以要讲故事、接地气、抓热点。总的来讲, 科普的效果只能以受众接收到的信息量评估,只有他接受到了信息才算是有效的科普。

“我在美国教书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面所有的人物全部是外国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所有的科学发现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或者至少不是在中国做出来的。这对我是非常大的刺激。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对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块科学贡献是非常少的,几乎等于零。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我回国就是希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改变这个情况,这是我做科普的动力。”张双南说。

(演讲嘉宾张双南:《讲故事、接地气、抓热点,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技巧》)

果壳创始人兼CEO嵇晓华,身为在互联网领域的资深创业博士、科学专栏作家,分享了他多年来提倡“让科学流行起来”的传播理念。

嵇晓华说,建立专门的科普网站等着用户访问是很难实现的事,把内容放到大的环境中才是可行之道,“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另一方面,只守着科普本身是不够得到,要把所有新闻当成科技新闻。同时也要做到科技有意思,对普通公众来讲,他一定要感觉你的科普是有意思的、好玩的、充满故事的,才能当作文化产品去消费。

(演讲嘉宾嵇晓华:《科学必须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科学太重要,不能只让科学家来干,所以科学传播者会是这个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太重要,科学家们不能只干科研,所以需要这么多的一线科学家站到科普当中,我们来协助他们一起来做好科普。科学太重要,必须成为文化一部分,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做好科学传播。”嵇晓华说。

《自然》杂志亚太通讯员David Cyranoski,从自己多年的记者经验出发,分享了记者与读者、与科学之间发生的变化。

(演讲嘉宾David Cyranoski:《 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有优点也有缺点》)

首先积极的一面是记者与大众和出版商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有效,从学术的层面想要造假越来越难。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科学新闻的准确性审核相对就会减少,同时骗子也可以利用自媒体传播假新闻。我们需要更严格的审核,也需要公众更理性的判断和必要的质疑。

“科普不应该仅仅是让人们可以理解复杂的科学问题,它也应该是一种科学精神,或者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这是我认为现在所缺少的。这不仅是对于媒体的一个挑战,也应该成为我们科普的 一部分。” David Cyranoski说。

(演讲嘉宾David Cyranoski:《 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有优点也有缺点》)

德国科技协会联合会(DVT)秘书长Thomas Kiefer博士着重介绍了德国和其他国家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以及德国科技协会联合会是如何应对的。Thomas作为语言学家,帮助和带领工程师与大众沟通,他将科普总结为一个让人们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

(演讲嘉宾 Thomas Kiefer :《 德国的科学素质促进 》)

说到科普的作用,Thomas这样总结:其实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科学技术,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面临的困难,大众需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项目、这样的工作,为什么科学对我们这样重要。这不仅能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也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做科研,帮助企业完成项目。

(演讲嘉宾Thomas Kiefer:《 德国的科学素质促进 》)

公众号“毕导”创始人毕啸天,将他如何致力于传达有趣的理工科思维方式运用到互联网新媒体中,如何打造出公众真正喜爱的科学语言的方式分享给了与会听众。

(演讲嘉宾毕啸天 :《用非常的思维方式连接科学与大众》)从PX词条保卫战说起,他将自己科普的初衷归因为对科学的敬畏和向公众传播正确的事的必要性和自豪感。科学传播需要兼顾两极:专业性和传播性,太专业则有门槛,太偏向传播则容易缺少高精尖的内容。

毕啸天认为,对于科普而言,在教育和娱乐中间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我们觉得科普难做,难在哪儿?科普更多是在教育,教育是在改变,而娱乐是迎合。教育的人不愿意做娱乐,娱乐的人不愿意做教育”。

(演讲嘉宾 毕啸天 :《 用非常的思维方式连接科学与大众 》) 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增进公众理解和参与科技,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应对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演讲结束后,六位科学家与到场的观众分享了他们在移动时代传播科学的相关经验,让大家收获满满,对科普传播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