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如何识别宝宝肺炎?有了这串珠子,爸妈再也不用担心了

我是科学家
原创

作者:Samuel Hinneh

编译:李琼

“肺炎”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杀手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15年5岁以下的儿童有16%死于肺炎。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及南亚的情况最为严峻。 非洲儿童。图片来源:pixabay.com

患肺炎的儿童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发烧、呼吸急促、咳嗽以及偶尔呼吸困难等,當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是急需治疗。 如果母亲能及时识别肺炎的体征和症状,并寻求适当的治疗,儿童可以避免耽误病情,而导致死亡。

简单的珠子就能鉴别加纳科学家就研究并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帮助母亲精确地监测孩子的呼吸速率并诊断肺炎体征的串珠。他们 通过尼龙线和热压聚酯标志等材料共同制作了这种珠子。 该团队还获取了妇女和儿童健康专家的意见来改善珠子。图片来源:Joseph Bonney | 科学与发展网络

这项研究在丹麦国际开发署“建造更强大学计划”的资助下完成,旨在评估社会文化对肺炎的理解,以及妇女在计算呼吸速率和检测肺炎迹象时的信心水平。
首席研究员、夸梅·恩克鲁玛科技大学( Kwame Nkrumah University )医学科学院的讲师丹尼尔·安松( Daniel Ansong )说,这些珠子与当地天主教徒和穆斯林宗教用途的珠子相似,从而在文化层面上可以被接受。研究团队还通过视频指导母亲们使用珠子,并 提供了一分钟沙漏计时器协助她们计算呼吸速率。

参与研究的库马西合作研究中心(Kumasi Centre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KNUST)的项目经理弗朗西斯·阿杰伊·奥塞(Francis Adjei Osei)说,串珠的色彩搭配类似于交通信号灯,是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珠子组成。

珠子鉴别肺炎的原理假设母亲能够通过使用这些不同颜色的珠子来计算儿童的呼吸速率,每呼吸一次移动并计数一颗珠子,一分钟后,根据她手指之间珠子的颜色即可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肺炎 [1] 。针对特定年龄的儿童,计数落入绿色区域表示正常。如果计数落入黄色区域内,则高于正常值,母亲需要再次计数并观察。如果呼吸速率的计数落在红色区域内,母亲需要重新计算孩子的呼吸速率,并且 如果几次计数后仍然在红色区域内,那就需要去医院了。 救护车的标志设计告诉母亲,需要在计数反复落在红色区域时带孩子去医院。

图片来源:Joseph Bonney | 科学与发展网络

“传达‘停止’(危险)信息的红色,在我们的设计中代表危险的呼吸计数。

黄色,表示警告,在此代表有潜在危险的呼吸计数,需要更多的定期监测”,表示‘可行’(没有危险)的绿色,在此代表良好的呼吸计数,奥塞说。

项目的实施情况试行这种珠子,研究团队在加纳Komfo Anokye医学院附属医院(Komfo Anokye Teaching Hospital , KATH)招募了100名产后妇女加入儿童福利诊所。干预措施实施于2016年7月至9月,在培训后4周和8周进行评估。

安松说,“大多数母亲能使用珠子精确计算孩子的呼吸速率,并且能识别肺炎的其他迹象”。

参与该研究的Komfo Anokye医学院附属医院(KATH)的研究助理埃文斯·让斯·昂木汝(Evans Xorse Amuzu)补充说,“8周后, 大约85%的母亲可以使用珠子精确计算孩子的呼吸速率。 ”

研究人员还打算扩大干预措施的范围,以确定其在更大群体内仍然有效。

加纳首都阿克拉的玛娜教会医院(Manna Mission Hospital)的卫生人员科菲·门萨·博阿滕(Kofi Mensah Boateng)告诉科学与发展网络, 使用这些珠子来诊断肺炎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减少工作量, 因为母亲会只将需要护理的孩子送到医疗机构,这样医生就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重病的儿童。博阿滕认为应该在加纳庆祝这种使用珠子计算呼吸速率并初步诊断肺炎的创意,并将其纳入每年11月12日的世界肺炎日,以此帮助指导新任母亲并帮助孩子对抗肺炎。

编辑:卷卷

排版:卷卷

题图来源: Joseph Bonney | scidev.net

翻译来源:scidev.net |

Scientists design beads to aid pneumonia diagnosis

参考文献:

[1] Noordam A C, Barberá Laínez Y, Sadruddin S, et al. The use of counting beads 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of fast breathing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a multi-country review[J].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2014, 30(6): 69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