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病害在侵染作物时是具有偏向性的,如以迫害地上部位为主的气传性病害和主攻根系或茎基部的土传性病害。
然而在草莓上,这种分别则不那么明显,时常出现同一病原菌侵染整株的情况,像前段时间我们介绍过的炭疽病、角斑病等均是如此。
本次,我们再来补讲一个——草莓疫霉病。
疫霉病在草莓各部位的表现
疫霉病中期症状
疫霉病后期症状
枝叶表现:初期侧枝萎蔫,心叶无变化;随着病情发展,很快叶柄变红色,叶片变黄或萎蔫;后期整株塌在基质上,萎蔫枯死。
疫霉病果(绿果期)
疫霉病果(成熟期)
果实表现:绿果期受害,病部初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延至全果,果实褐变干枯,硬如皮革,此症状也被称为革腐病;成熟果实染病,病部稍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产生臭味,得名疫霉果腐病。
茎根受害:茎基部发病时,迅速枯萎,湿度大时伴生白色霉层;根系发病,小侧根变软和腐烂,根部的中柱呈红褐色,也被称为红中柱根腐病或疫霉红心病。
特别能“搞事”的疫霉菌
恶疫霉菌有性孢子
疫霉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茄果类、瓜类蔬菜及棉花、柑橘、苹果、梨、枸杞、草莓等作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性强,危害性大。
如在柑橘上,疫霉菌能危害柑橘根、叶、果等多个器官,表现出脚腐、根腐、冠腐、果腐和叶疫等多种症状,十分难缠。
草莓疫霉病的病原菌为恶疫霉菌,是典型的土传病原菌,在土壤中能够长期存活。
疫霉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度受土壤水分、温度影响较大,当土壤水分饱和时,病原菌产生并释放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土壤中充水的孔隙移动,并侵染草莓的根,中温高湿的棚室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便利。
草莓株身短,浆果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自然下垂,若接触地面则易受侵染。
草莓疫霉病的综合防控
农业防治:高畦栽培,覆盖地膜,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用量,生长期追施海精灵以均衡营养、提升抗病抗逆能力;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降湿排水;及时摘除、销毁病株僵果,防止爆发。
生态防治:草莓疫霉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特别是对于连作的积累量只会更大,所以在种植前、采收后要做好土壤处理,如栽前高温闷棚后,土施活土复合菌剂,可壮大有益菌群,减轻病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移栽前可用腐霉利、多菌灵、锰锌乙铝等+海精灵蘸根,移栽后用活土枯草芽孢杆菌灌根,减少根系受害;果期、采果、批叶后保株护果,药剂可选择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果实发病后打烯酰吗啉+霜脲氰,并配合冲施霜霉威盐酸盐,之后打双炔酰菌胺巩固,防复发。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