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稻高产栽培的灌溉方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水稻种植过程中,水分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科学的水分管理可以壮根、壮秆、抗倒伏、提高结实率。不科学的管理则有可能增加倒伏的几率、增加无效分蘖的数量,还会影响水稻的结实率以及其他的产量性状。所以,水分管理是否科学对水稻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我们先来谈谈对水分缺失不敏感的阶段为什么要进行晒田?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地下部的根系生长量对地上部的生长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根壮、根系多、根系生长速度快,地上部的长势也会有很多的优势;根系不健康、长势差,地上部的长势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从而出现生长速度慢、颜色淡、分蘖慢、分蘖少的情况。通过晒田,就能调节水稻根系的长势、促进根系的生长。

在水稻的生育进程中,除了孕穗直至扬花期的阶段,其余的时期都是对水分不是很敏感的阶段。之所以水稻种植过程中都会保持一定的水层,只不过是为了施肥、用药的方便。除此之外,还为了减少重复进水的次数,减少劳动量。但是,在水稻对水分缺失不敏感的阶段,完全可以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来处理,在返青之后直至孕穗期的阶段,可以适时的晒田,并不会影响水稻的分蘖。在晒田的过程中,一些农民朋友会发现水稻的地上部长势有变缓的趋势,在颜色上也有一定的退绿趋势。但是,在恢复水层之后,经受干旱刺激的水稻根系功能会出现超过常规水平的吸纳肥水的能力,也可以将其称为“反弹效应”,这对于提高有机物的积累和改善抗性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根系的发达,对后期的产量和品质也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再来谈谈扬花期之后的间歇灌溉。水稻在扬花结束之后,其实也是对水分不敏感的阶段,因为在扬花结束之后水稻的生殖生长分化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养分向籽粒中积累的阶段。而积累的养分主要是以光合作用的产物为主。所以,在扬花完成之后水稻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为主,生殖生长基本结束。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有机物的积累不也需要水分的参与吗?

的确,光合作用离不开水。但是,这个阶段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已经结束,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向籽粒积累,水稻体内其他的生理生化反应对有机物的消耗较为有限,对水分的需求又逐渐的降到低谷。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只要达到饱和含水量左右即可满足水稻灌浆对水分的需求。此时,完全可以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来管理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