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苦瓜果实表面无疙瘩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大家都知道,苦瓜的果实表面一般都会有疙瘩,但是经常有种植户种出的苦瓜刺瘤变小、变少,表面有裂纹或者不明显的条纹,严重的时候整个瓜条变得光滑无棱,这种苦瓜口感差,不受市场欢迎。

(1)发生原因 菜农在苦瓜植株的花芽分化期如果施用药剂不当,比如施用的杀菌剂浓度过大。有些菜农施用蘸花药不规范,将强力坐果灵和其他一些农药混用等,都可引起本来有棱瘤的苦瓜逐渐变得棱少、棱小,甚至无棱,裂瓜也相应增多。萘乙酸的使用浓度偏大也会出现棱少、棱小的现象。

在植株的苗期受到外界高温影响,再加上昼夜温差偏小,引起花芽分化不良,植株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到抑制,营养向瓜条的输送变小,也会造成瓜条的棱稀少甚至无棱。

另外,肥料中的激素含量过多,一般在冬春季节,为了对苦瓜植株进行养根和护根,多采用水冲肥作为追肥施用,多数的水冲肥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增根激素,如果这种水冲肥施用的量过多,也会使苦瓜出现无棱瘤的现象。

苦瓜是喜高温的作物。当外界的温度在30~35度时都能正常开花和结瓜,但秋冬茬的苦瓜如定植过早,而外界温度又偏高,有些菜农为了防止植株出现徒长而控制水分,从而导致了苦瓜的毛细根受到一定伤害, 在进入冬季以后,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 使原本就生长不良的毛细根又受到低温的伤害,使生根更加困难,出现根系不下扎的现象,等到春节过后外界的气温开始逐步回升,受到低温伤害的根系在土壤表面生长,这些植株的根系相对较少,生长受到抑制,使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地下营养不能满足地上部生长的需要,直接影响了苦瓜顶部叶片的生长,使植株的顶叶逐渐发黄,进而影响了苦瓜生长,使苦瓜变得光滑无棱。

(2)防治措施 苦瓜花芽分化期应根据外界环境合理调控温度,还要保证有适合的昼夜温差,要求白天25度左右,夜晚为15~20度 。另外,要科学的使用坐果灵等保果类调节剂,发现植株根系生长不良时,可适量施用甲壳素类产品,如甲壳丰2~3次,施用了甲壳素类产品就不能再灌激素类生根剂。严重时可选择离植株根部较为接近的侧蔓作为主蔓,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杀菌剂量以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但喷药浓度不可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