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雨后的庄稼看起来特别的新鲜,甚至看起来庄家会长了那么一些。一方面在于雨水中溶解了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供庄家吸收;一方面降水也改善了旱情,也提高了土壤中养分在根系附近的游离能力;还有一方面是雨后的晴好天气也有利于农作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1、雨水中溶解了一定可供庄家吸收的营养成分。雨水,并不纯净,反而有些脏,为什么?因为云彩在空中飘浮的情况下会吸附很多的漂在空中的灰尘,在形成降水的条件下雨水会包裹着灰尘一同降下,这也是为什么收纳的雨水经过沉淀之后会出现杂质的原因。而且,雨水中也溶解了一些化合物的成分,这也是现在的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
雨水中溶解的可溶农作物吸收的养分主要是以氮、硫等可以随着水分挥发到空中的氮硫化合物为主。比如说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硝态氮、铵态氮以及亚硫酸等化合物。其中,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较为明显作用的还是溶解在雨水中的氮素。由于是以硝态氮、铵态氮等速效氮的形势存在,渗透土壤被农作物根系吸收之后,就会出现一定的改善农作物生长状态的能力。但是,效果比较有限,毕竟溶解在雨水中的氮硫化合物的数量是有限的。
2、缓解旱情,提高土壤中养分在根系附近的游离能力。再出现长期或者一定程度的干旱情况下,突然之间的一场透雨对农作物的长势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2.1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旱情。农作物的生长对土壤的含水量有一定的需求。过度的干旱,农作物的根系难以从土壤中有效的吸收水分。从而表现出植物生长停滞、叶色退绿、叶片萎蔫不直立,主要还在于水分供应不足影响到了农作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强度,毕竟水是农作物体内酶、离子、有机物等“物资”的运输介质。在经过有效降水之后,根系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增加,提高了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物资”的运输强度,自然会出现对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出现一些表观赏较为明显的改善状态。
2.2提高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游离能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通过水作为介质来实现,而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也需要通过水的作用形成可以游离的水溶液状态才能被根系吸收。如果长期的干旱、土壤含水量不足,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不能有效的在土壤中游离,也会造成根系吸收养分的障碍,从而出现养分供给不足的情况。有了有效降水的参与,养分离子再次以水溶液的形势游离,对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吸收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3、雨后的晴好天气也有利于农作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在作物生长之后出现长期的干旱天气都会伴随着高温的情况。由于温度过高、土壤干旱,作物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损失,都会采取关闭部分气孔、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来避免细胞性脱水情况的发生。但是,这也伴随着一个问题就是蒸腾作用降低了,光合作用的强度也会随着水分供给不足而降低强度。而降雨之后普遍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凉爽天气,之后在逐渐的升温。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以及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所以,长期干旱或者短期干旱、高温的环境下,下一场透雨对于改善土壤的状态、养分离子的游离与吸收、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改善作物生长是很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农民朋友都是下雨之后农作物长的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