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6月份因温度适宜、雨水较多,是很多病害发生流行时期。今天一位橘农说他家柑橘有花点(见图1、2),是什么病,要如何防治?
从图片中看,是典型的柑橘疮痂病,为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新梢、幼叶和果实,引起幼果、叶片脱落,未落果的常小而畸形,从而导致减产。可选用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分散剂1000-1200倍、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300-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4000-6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隔7-10天再用药1次,注意轮换用药。
一、柑橘疮痂病的症状特点
1、症状识别
主要是根据典型的症状加以诊断:
①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褐色、圆形的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出而叶面凹陷,成瘤状或圆锥形的疮痂,发病严重的叶片会出现扭曲畸形、枯焦脱落。
②幼果:发病初期生褐色小斑,逐渐扩大为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状突起,果面凹凸不平,受害重的早期幼果易脱落,幼果受害轻的容易发育不良,果小、皮厚、味酸或畸形果。
③新梢:受害的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病斑突起不如叶片明显,病梢短小,扭曲。
溃疡病
要注意的是,刮风等机械伤、溃疡病、昆虫危害引起病斑常与疮痂病相似。溃疡病与疮痂病在叶片区别为:溃疡病受害叶片前后会穿孔,疮痂病病斑不穿透叶片;溃疡病病斑外围有黄色晕环,病果病叶不会产生畸形,疮痂病病斑没有黄色晕环,病果病叶会畸形。
2、发病特点
柑橘疮痂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尤其以种植宽皮柑橘、柠檬和柚的产区发生严重。疮痂病以菌丝体在病枝、病叶上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多雨条件下开始活动,病菌可借助风、雨及昆虫传播。
柑橘疮痂病的发病与温湿度条件有很大关系,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24℃,温度超过28℃以上就很少发病;在春夏季(适温条件下)遇连续阴雨,新梢、幼叶及幼果容易发病重。柑橘果实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感病。柑橘苗木和幼龄树易感病。
二、防治方法
应在搞好清园及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及时喷药保护工作的综合防治措施。
1、做好清园工作
要注意好冬季清园(清园药剂可用石硫合剂)修剪工作,应彻底剪除病梢,并将病枝落叶集中烧毁。在生长期内,有条件的也可剪除病梢,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性;雨季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积水,降低湿度,久旱无雨则灌水;搞好修剪工作,将病虫枝、交叉枝、密生枝剪掉,有利于树冠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
春梢萌芽及幼果期做好喷药保护,并且要在以后夏梢,秋梢新长出时要打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噻菌铜、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及其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吡唑·代森联等复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