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千亿蝗虫到达印、巴境内,面对蝗灾,我国古代有哪些除蝗方法?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2019年12月,沙漠蝗虫群出现在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尔比亚等地,现已从东非向中亚地区迁移,预估将有4000千亿蝗虫。蝗虫所过之处,遮天蔽日,粮食树木皆会被其啃食,导致当地出现粮食危机,百姓受饥,在白居易《新乐府》之“捕蝗”中有“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的生动描述。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出预警,全球要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

水、旱、蝗历来是中国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尤以蝗灾为甚。不过自新中国成立后,蝗灾的危害程度降低,一些地区出现过成群的蝗虫为害,如2002年夏,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有上百个县出现不同程度的蝗灾,但很快被治理。

蝗灾并非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蝗灾往往紧随旱灾而至,除干旱缺水外,天敌减少、植被单一化、越冬残存虫量大等客观条件是外在因素。目前蝗灾已到达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此次蝗灾是否会进入中国,如何防御和治理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谈谈国内历史治理蝗灾的一些有益经验,供大家参考。

据史料统计,以往发生的蝗灾有成百上千次,同时有很多仁人志士编写治蝗的书籍,如《除蝗疏》《捕蝗集要》《治蝗书》等。在历史上,治蝗也既有消极方面,祈祷神力驱蝗,也有积极方面,归纳出一些治本和治标的除蝗方法。

1、治标的方法

首先,在获取蝗虫情报后,鼓励百姓参与灭蝗,因捕杀蝗虫损失的庄稼,会给予免税和赔偿,甚至从单纯的捕蝗中发展为直接食用,或间接将蝗虫制成养猪、养鸭的饲料,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能食两斤蝗虫,不失为一种“变废为宝”的措施。

大量捕捉的蝗虫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若不加以利用,的确很浪费,毕竟蝗虫的粗蛋白质含量很高,营养价值也与鱼肉相当,而且据吃过蝗虫的人谈,其食味与虾干相似。

说到食蝗,有唐太宗带头吞蝗的传说,甚至在唐代形成一种风俗,将蝗虫作为珍品进行馈赠;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的餐馆,也有过以蝗虫为佳肴,供消费者所食。另外,在苏北蝗区,有百姓将捕捉的蝗虫晒干贮藏,做干粮或肥料用。

2、治本的方法

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作柴火燃料,并达到除去蝗虫产卵的场所;其次,因蝗虫多发于夏秋之季(5-8月),在春末夏初发动当地百姓捕捉蝗虫的卵,除去一斤蝗卵块,可减少五六万只蝗虫。对于残存卵孵化的幼虫,会提前预留一些长沟,发动百姓将蝗虫赶进沟内,利用蝗虫受惊后会跳动的特性,再向沟内填土掩埋。最后,在冬季还要检查蝗虫产卵处,发现后即除去卵块,从而控制蝗虫危害!

经过长期劳动及除蝗的经历中发现有些农作物是蝗虫不喜欢啃食的,如芋头、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因此可以多种植这类作物,减少蝗虫的食源,从而达到减轻蝗灾的效果。

当然,一旦蝗灾真的发生,上述很多方法的效果也很有限。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药被大量使用,一旦出现较大的蝗灾,采取喷施农药是控制蝗虫的有效措施。

3、治蝗感想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水灾、火灾(澳大利亚)、蝗灾发生较往年多,不得不引人深思。

近期看传统农业方面的书籍,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是劳动人民根据自然规律总结的智慧结晶,传统农业因没有农药、化肥投入,种植作物更讲究土壤肥力的培育,贴近于“循环农业”。

前面说过蝗灾是伴随干旱出现,也与天敌、植被单一化、残留虫量基数等因素有关,蝗虫的天敌有很多,包括鸟类、昆虫类、蜘蛛类等68种。再看看现代农业发展,农作物的品种推广单一化,刻意追求反季节供应,导致土壤退化严重,不少土地出现盐碱化、酸化,病虫害增多,很多有益害虫益鸟、有益微生物减少;同时,大量的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非营养物质投入使用,可能损害健康,污染环境。

结束语:蝗虫虽然不可能彻底消除,但采取适当措施,是可以科学地控制,不仅仅是采取农药防治,更要推行农业措施、生物治蝗。同时,人类应敬畏自然,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曾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