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山药根腐病防治并不难,掌握症状识别和防治技巧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山药是一种具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的蔬菜作物,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病害逐渐加重,之前我们写了《高温高湿山药褐斑病易发生,掌握发病规律,综合多种措施早防控》、《7、8月是山药炭疽病发病高峰,掌握这些防治技巧,轻松解决问题》,今日我们重点讲山药根腐病,由半知菌镰孢霉真菌引起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其分布广泛,发生普遍。零星发生时对山药生产影响不大,若出现发病严重的情况,会引起山药成片死亡,影响产量和品质,在多年连作地块,甚至可造成整田毁种。

一、山药根腐病的主要症状

山药根腐病主要危害山药的地下块茎,会出现一些水渍形状的小斑点,或者是一些黄褐颜色坏死的形状,慢慢的会变成一种黄褐色或者深褐色的病变,它的内部会出现腐烂的情况。山药地上植株叶片的叶脉附近褪绿或叶缘坏死,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甚至出现整株枯死的情况。该病的识别主要看地下块茎,而地下块茎生长在土里,因此要注意观察以往地上植株叶色。

二、山药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引起根病的病源来自土壤,山药根腐病病菌随土壤及病株组织越冬,可存活2-3年,适应性较强,可随雨水、土壤、带病菌的种肥传播,这是导致根腐病难防及消除的原因之一。

根腐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山药出苗后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一般在7、8月发病较重。据观察,大雨过后田间积水1天以上,持水量在80%以上,第3天开始发病。病原菌在10℃-30℃均能生存,且病菌生长和产孢速度随温度而加快。

根腐病发病严重程度与以下因素相关:

①种植密度大,株行距太小,搭架“人”字架过矮,7-8月间植株茎叶茂盛,通风透光不良,易感病;

②连年种植,土壤病菌积累,或根结线虫发生严重,诱发根腐病的发生严重;

③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肥料中含有的病菌带入田间;选用土壤较为黏重的地块种植,透气透水性差,偏施氮肥,植株嫩弱,易感病;

④7、8月份降雨量比较多,地势低洼易积水或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易发病。

三、山药根腐病的防治要点

1、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瑞苗清)、50%多菌灵·福美双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700倍液等药剂灌根处理,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其中瑞苗清在山药防治根腐病上表现相当优秀,首推前期用于浸种和喷沟,后期用于灌根。

种薯可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浸泡3-5小时,也可选用生物药剂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按一定的比例(1公斤/亩为宜)对山药浸种。

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底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可适当加入土壤消毒剂,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病菌;在生长期注意氮磷钾搭配,也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地下茎的膨大;合理浇水防干旱,不宜大水漫灌,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减少病害。

3、合理轮作,避免多年连茬,容易加重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的危害,建议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山药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

4、降低种植密度,增加支架高度,减少山药茎蔓重叠,有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5、选用健壮、无病虫斑的种薯、余零子,,种植前进行晾晒3-5天,每天翻动1-2次。

在当前种植制度下,山药主产区(种植面积较大)轮作相对比较困难。若要防治山药根腐病等土传病害,重在养好土,宜多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当用土壤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带菌;进行合理密植、搭架,控好田间湿度,可很好地控制根腐病的蔓延加重,且好的土壤环境及正确的栽培管理有利于山药获得高产!

作者:曾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