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种类繁多,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而危害水稻叶鞘的病害主要有水稻紫杆病、水稻叶鞘腐败病等。据了解,水稻紫杆病一般从拔节孕穗期开始发病,灌浆期症状明显,剑叶叶鞘出现紫斑或褐斑,穗部出现变色秕粒。近日在水清农场中看到,金粳818和南粳9108这两个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均易发生水稻紫杆病,此前也有报道甬优9号、两优616在福建上坑、沙县等地种植也发生过水稻紫杆病。水稻紫杆病主要影响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10%-20%,有时甚至不结实,需重视该病的防治。下面与大家聊聊水稻紫杆病的症状识别、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一、水稻紫杆病的症状识别
水稻紫杆病又称紫鞘病、褐鞘病、不稔症、黑骨病,在孕穗期发病后,剑叶叶鞘会出现褐色散生的针头状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褐色小点增多、逐渐融合呈紫色或褐色斑块,部分或整个剑叶叶鞘受害变褐,最后导致叶鞘枯黄。剥开叶鞘,茎秆内壁有不同程度的变色。有时也会危及稻粒,使稻粒出现紫褐色病斑、灌浆不饱满,严重时甚至出现白穗。
除病菌危害外,螨类(跗线螨)危害水稻也会使剑叶叶鞘褐变,其不同之处在于叶鞘上不产生小褐点,在叶鞘内部有很多螨虫,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水稻螨类或其他虫害造成的伤口会加剧水稻紫杆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往往认为,水稻紫杆病是由螨类和弱寄生腐生菌共同作用引起,需经过专业的检测才能准确判断。
水稻紫杆病与叶鞘腐败病的症状区别:发病前期均会生有褐色或紫色小点,但后期症状有明显区别,叶鞘腐败病的病斑中心为灰褐色,有比较明显的病健交接边缘,严重时出现虎斑纹状病斑,而紫杆病无明显的病斑边界。湿度大时,叶鞘腐败病的病斑处会有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还有一些农户觉得水稻紫杆病与稻瘟病有些相似,其实稻瘟病在穗颈、茎秆上易发病,而叶鞘常不发病;水稻紫秆病常在叶鞘发病,而穗颈、茎秆不易发病。
二、水稻紫杆病的发病特点
1、水稻拔节孕穗至灌浆期易发病,此期也是三大病害发生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可能是拔节孕穗、扬花抽穗时水稻的抗病较弱,各类病原菌均易侵入。
2、气候因素,适温(25℃-30℃)多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一般在孕穗抽穗期遇雨且降雨量大,病害严重。
3、偏施氮肥,水稻植株生长过旺且没有适时适度晒田,水稻茎秆偏弱,易发病重。
4、螨类(跗线螨)及虫害造成的伤口,特别是螨类可直接危害水稻叶鞘出现紫杆病,且螨类、稻蓟马也可携带病原菌传播病害,病菌易从伤口侵染。
5、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不同,金粳818、南粳9108、甬优12号等品种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防治时期
有研究认为,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是防治水稻紫杆病的防治适期;也有观点认为,该病害主要从水稻上部两张主要功能叶抽生期开始发生。综合实际用药防治病虫害的习惯,防治时期建议在水稻拔节前后、水稻破口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兼防紫秆病。
2、防治药剂
由于难以判断紫杆病发病的病因,用药时既要杀螨又要防治病菌,防病相对简单,用苯甲·丙环唑、氟环唑、肟菌酯·戊唑醇等药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的同时,可兼防该病。杀螨的话可结合防治螟虫选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制剂,菊酯类农药也有杀螨作用。
3、要加强田间管理
首先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特别注意氮肥的使用,在水稻分蘖期至封行前后可施用硅肥,提高水稻抗病抗逆性;适时适度安排晒田,中后期合理管水。
4、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紫杆病的抗病品种暂时确定的不多,但可从实际种植过程中判断,若当季水稻品种发病较重,可更换除已知感病品种以外的水稻品种。若继续种植感病品种,建议用咪鲜胺或禾姆(种衣剂)等拌种处理,按上述方法做好预防。
结束语:水稻紫杆病是近年来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常发的病害,主要危害剑叶而影响水稻产量,需注意防治。因该病的病原存在不同意见,最好是结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等一起统防统治。
作者:曾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