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稻移栽前见风打蔫,什么原因,怎么办?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水稻秧苗移栽前见风打蔫,主要还在于秧苗的通风量不足、秧苗过度徒长造成的秧苗有机物积累不足和秧苗太过于幼嫩、不能快速的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秧苗在移栽之后返青慢、保苗率也比较低,算是弱苗的范畴。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们东北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因为我们东北地区有效积温低、想通过移栽方式种植水稻的话必须经过大棚育秧的过程。而对于东北地区来说,水稻移栽都是在5月中下旬左右,此时东北地区的气候也很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较为剧烈,这就对移栽的秧苗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壮苗、株形老健、夜色浓绿中带一丝黄色、根系发达、株高不能超过20厘米等,这些都是壮苗的需求。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在温度上来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在东北地区4月份还是比较寒冷的月份仍然需要在出苗之后适当的通风、炼苗的原因。基本上,在水稻秧苗出齐之后,就需要及时的通风、降温,减慢秧苗地上部的生长速度、促进地下部根系的生长以及降低棚内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但是很多的稻农朋友都觉着育秧期间通风会影响秧苗的生长速度,从而不通风或者减少通风量。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秧苗过度的徒长、茎秆细弱、叶片细长、叶片黄绿色、根系生长量差。简单的说就是秧苗太嫩、有机物积累不足,经不起风吹雨打也不能适应移栽时外界的环境。这样的秧苗移栽之后很难快速的返青、活苗率也是比较低的。

至于说青枯病、立枯病等因素,根本就不是见风引起的。青枯病是通风不足,在长期低温条件下突然晴天造成棚内温度剧烈升高,叶片蒸腾作用散发水分的量超过了根系吸收水分的速度,造成的秧苗细胞脱水造成的秧苗萎缩情况;而立枯病是土传病菌侵染水稻的茎基部,造成的秧苗根系和茎基部的损伤,和秧苗见风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两种病害在苗床上是没什么办法改善的,只能通过移栽大田之后在大田的环境下逐渐的改善、恢复才能正常的生长。

因此,秧苗见风萎缩,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苗床管理措施上的不正确做法造成的秧苗素质差、不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