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稻拔节期如何防治病虫害?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水稻的拔节期,始于水稻倒2叶完全抽出之后,此时水稻的叶间距会逐渐的增加,幼穗在茎杆内部逐渐的发育、穗轴逐渐的伸长而呈现茎杆逐渐圆润的状态,株高也会继续的增加。而且,此时水稻还有一片叶的营养生长量。因此,拔节期是病害防治、抑制株高、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1、病害防治。水稻拔节期,也伴随着茎杆内部稻穗发育和穗轴伸长的过程。由于茎杆逐渐变得圆润,叶鞘的包裹性也会逐渐的变差。在这个阶段出现较为集中或者持续性的降水,就有可能出现雨水顺着叶鞘包裹不严密的部位进入叶鞘的内部,造成病菌在叶鞘内部的侵染,从而出现一定的鞘腐病和褐变穗的发病风险。

同时,由于拔节期结束就即将进入破口期,也存在稻瘟病、稻曲病的高发风险。如果此时出现阶段的高温、降水、大雾天气,也会增加稻瘟病和稻曲病的侵染风险。特别是在拔节结束进入破口期的阶段,是病害侵染的高发期,也是病害防治的最佳阶段。所以,在拔节期需要进行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这几种病害的防治。可以选择咪鲜胺、春雷霉素、满穗、稻瘟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2、控制株高抗倒伏。水稻种植过程中喷施矮壮素在南方以及辽宁地区较为普遍,主要的目的是控制水稻的高度、提高抗倒伏的能力、降低倒伏的几率。而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的最佳时期,就在拔节期。通过抑制水稻拔节期间茎叶节间高度的伸长,以此来控制水稻株高的增加。拔节期喷施2次左右的矮壮素或者多效唑,对控制水稻的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3、虫害防治。水稻的生殖生长期,是东北水稻稻螟蛉的高发阶段。在拔节期也需要定期的去田间观察是否出现虫情。如果在稻田地边缘区域发现虫情,就需要及时进行虫害防治。也可以在未发生虫情的阶段,在稻田地四周外围、荒草地、树带等区域喷施杀虫剂,阻断稻螟蛉的迁移通道,以此进行虫害的防治,减少稻螟蛉对水稻后四片功能叶的损伤。

作者: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