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让农民像种葡萄一样种梨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年,至今栽培范围仍很广泛,年产量仅次于苹果和柑橘。然而随着劳动力匮乏和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梨树用工难问题日益凸显,管理不便的传统栽培方式愈来愈难以适应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梨树栽培如何突破瓶颈,实现操作简便,产量高、品质优、投入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用新型棚架栽培技术给出了一种答案。

湖北省秭归县九畹之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梨农们怎么也想不到,仅仅是改变了一下栽培模式,今年夏天,合作社的54亩梨园就迎来了大丰收。在刚刚举办的“秭归首届九畹之源翠梨开源采摘节”上,300多名游客进园采摘,而来自武汉等地的10多家电商企业的老板更是当场就签下了采购协议。

“多亏了省农科院的梨树专家给我们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要不然,我们今年的收成怎么可能这么好?”看着连片的缀满枝头的绿色果实,合作社理事长刘洪荣由衷感慨道。据测算,今年合作社54亩梨园产量可达10万斤,产值逾100万元。

究竟是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让秭归梨农们如此赞叹不已?这项新技术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日前,记者来到湖北一探究竟。

12年磨一剑破解梨树栽培难题

“梨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水果,由于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极强,梨树在我国从南至北几乎都有种植,年产量仅次于苹果和柑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秦仲麒已经和梨树打了20多年交道,说起梨,这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可谓头头是道。

资料显示,我国人工栽培梨树的历史至今已有3000多年,梨产业是名副其实的“老”产业。作为传统产业,长期以来,梨树栽培延续着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种植模式,尽管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但对产业的影响和改变并不大。

“之前梨树栽培的问题并没有那么明显,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用工难问题的出现,原来的梨树栽培模式就显得有点陈旧,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了。”秦仲麒告诉记者,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劳动力短缺,梨树栽培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梨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两者相互作用,迫切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栽培模式,破解技术难题,找到一种既省工又能提升品质的全新的技术模式。”

“传统梨产业要转型发展,没有技术突破不行。”湖北省公安县杨家厂镇沿江村梨农聂佑堂对此深有体会。十几年前,由于田间管理技术复杂、劳动力跟不上,老聂果园里种植的梨树品质良莠不齐,效益低下,几近“伐树毁园”。“那个时候梨树栽培处于低谷,是低效益的代名词。”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果树栽培研究出成果难,科研工作者多倾向于做育种或基础理论研究,栽培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以来,栽培研究成为解决产业问题的重要一环,从此梨树栽培研究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其中,秦仲麒承担了梨树架式栽培与整形修剪攻关任务,经过长达12年的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2012年梨树“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术终于成型问世,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让树枝水平生长种梨从此变得简单

那么,梨树“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术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呢?“简单来说,我们就是给梨树搭起了棚架、架起了手臂,让梨农们可以像种葡萄一样来种梨。”秦仲麒一语中的。

在位于仙桃市潭湖村的湖北阿尔迪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态梨园内,记者看到了秦仲麒团队研发的这项新技术。只见600亩的梨园,全都搭着1.8米高的棚架,一亩连着一亩,一株挨着一株,每棵梨树上都只有两个大分枝,枝头在棚架上平行生长,远远望去,枝叶繁茂,整齐划一,而饱满的果实就挂坠在平棚下。不仔细看,还真有点像葡萄架。

为什么要让梨树改棚架式栽培?“梨树自古就是站立式生长,树体很高大,分枝也多,但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我们搭了棚架,一方面,让梨树由站立生长变成水平生长,树体整体矮小平面化,便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整形修剪,改短果枝、鸡爪枝结果为长枝壮梢结果,让每个梨都能受热受光,吸收营养,从而提升梨的品质。”秦仲麒解释道。

要利用棚架种出优质梨果,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技术配套。作为该项发明的核心成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梨研究室主任伍涛向记者介绍,“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新模式除有树形培养技术外,还在棚架搭建、结果枝组培养、结果枝组更新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整形修剪技术体系,很容易做到标准化操作与流程化管理。

为培植棚架梨高标准、规模化生产核心示范园,伍涛常驻湖北阿尔迪公司基地,致力于棚架梨综合技术研究。如今在阿尔迪生态梨园内,除了有棚架栽培新技术外,还在棚架上架设防鸟网,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严格控制果园用药,无袋栽培,确保果实安全优质;梨树下养鸡、养鸭、养鹅,通过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应用,把“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棚架栽培,枝条不显多,但枝枝健壮,井井有条,能做到对结果枝不断更新,使其年轻化,保证了梨果的高品质。最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栽培模式的省力化效果,梨园管理简单明了,田间管理效率高;树下空旷,便于机械化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工消耗。”伍涛介绍说。

正是因为其颠覆性,这项全新的技术在2014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2017年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新模式好学好推广节本增产效益高

对于农民来说,这项新型棚架梨栽培技术到底好不好用呢?

“说实话,2008年伍涛博士刚开始让我尝试种这种棚架梨的时候,我心里还真没有底。没想到在伍博士的全程悉心指导下,棚架梨的效益居然那么高。”如今再提起“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技术,聂佑堂连连夸好。2013年,老聂的棚架梨上市后平均一个就卖到10元钱,亩效益高达4万元,是常规种植效益的8倍。

“这项技术,老少咸宜,一学就会,让梨农实现‘傻瓜式’种梨。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梨果的高品质,果实大、整齐度好、精品率高。”老聂告诉记者,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公安县梨产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全县农民都开始使用棚架栽培技术,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以上,成为全国“双臂顺行式”棚架梨生产最大的区域。

在湖北阿尔迪有机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启煊的生态梨园,今年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梨果才刚刚成熟,就早已经被预订一空。“我们今年做精品梨,8个装的果盒,售价88元,还是供不应求。这可真是一项好技术,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宋启煊兴奋地说。

据测算,棚架梨每亩的搭建成本在1500元左右,一次搭建,长期使用。而应用棚架梨技术,可以降低田间管理成本50%;由于通风透光性好,梨园病虫害减少,易防控,用药少,也压缩了生产成本。而在产量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棚架梨亩产量可提高20%—30%,加上梨果品质改善,市场竞争力提升,综合各项因素,每亩效益翻一两番自然不成问题。

截至2017年底,“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已在湖北、江西、福建、河南、山西、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示范推广,推动了当地梨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一些贫困地区,棚架梨甚至成为了农民的脱贫梨、致富梨。“‘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是一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也正是我们农科院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产业的范例之一。”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对这项技术及示范效应给予了高度肯定。

“未来,轻简化、省力化和适合机械化的梨树树形将会成为主流,因此,棚架梨的占比将会达到50%—80%。而我们的‘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引领。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希望继续完善这项技术,从品种选育、技术配套、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加强研究,推动梨产业的标准化、企业化发展,帮助更多的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秦仲麒希冀道。

作者:何红卫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