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丑”果与丑果存在很大不同,应选择对待,不应盲目跟风炒作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以貌取人”具多,水果界也不例外。正如当前的娱乐圈一样,身怀绝艺的你不一定片约比才艺一般、长相出众的小鲜肉多,长得丑的水果也面临同样的际遇。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外观品质得不到保证,很有可能丧失其鲜果价值,用来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做出饲料、肥料等出售。但是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却得到了改观,丑柑的大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不光如此,像以往市场比较小众的丑果也随之价格飞涨,比如百香果、八月扎等。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好吃,无所谓丑与不丑,事实上,当前的中国消费者也是这种需求,不再拘泥于外观品质,而是更在意内在价值。但是你是否发现,在以往这些基本没怎么入市,或者销售范围狭窄的“丑”果,近年来价格蹭蹭的往上涨,难道真的是他们好吃?营养高?我想或许未必如此。

就拿不知火来说吧,2005年引进中国开始嫁接种植,2006年上市销售,但在前几年似乎一直处在摸索阶段,价格也是不温不火,到了2013年蒲江县长秋山乡种植的不知火才逐渐有了名头,而当时的价格也只是采摘价3.4元/斤,但是到了2017年不知火的采摘价格则达到6元/斤,今年目前部分园区给出的采摘价格则达到7元/斤。虽说这些年有通货膨胀现象出现,货币贬值,商品价格增长,但是这么大的空间真的是单单依靠好吃而引起的,我想未必。如果你留意网上相关信息的话,你会发现,不知火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时间大概在2016年,各地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以及当下火爆的自媒体都在疯狂的报道,并且这里面几乎是没有负面新闻的,所以这里面不可避免出现炒作嫌疑。试想一下,引进中国那么久,为啥没有火起来,八月扎等同样如此,为啥会近年来火呢?一方面原因可以纠结于部分商家的炒作,而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归结于消费自身的原因。正如当下出现的“毁三观”网红一样,是消费者的需求一直被局限,突然有了一个释放的空间就爆发而已。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小编个人认为是一种好的“炒作”,毕竟这些果品真的是好吃,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另外一种“炒作”现象是小编特别想批判的。

据rte.ie报道,《清洁生产杂志》一篇文章指出,在欧洲,因水果外形丑陋,不符合超市和消费者的“审美标准”被禁售,每年因此种原因被废弃的水果,英国每年就达450万吨,欧洲地区则是5150万吨。该报道同时指出每年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占世界上总人数的10%,所以建议科学家更好的运用这些丑水果,进行切碎或者深加工来进行售卖。这种处理方法很符合人们的视觉观,同时也有效利用资源解决世界粮食浪费问题。但是近年来有部分“知识分子”却运用这个新闻,制造将“丑”水果“美化”,一味的用“丑”来进行炒作,宣称“丑”的水果更贴近自然、更有机、营养更加丰富。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悲哀的,因为这其中部分“丑”的出现,不是因为品种独特导致的,而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但是这些商家就利用人们逆向思维的追求来达到盈利的目的,比如2014出现的“丑苹果”“丑橘”事件。

面对“丑”果,如果真是因为品种因素导致的,并且品质很优,符合国人味蕾,我们应该加以提倡,但也不要过度炒作,让市场去做决定。对于那些疏于管理导致的“丑”果,不应该通过一味的利用“丑”进行炒作,单纯追求利益,而是要效防国外的做法,将那些“丑”果真正利用起来,减少损失,来年加强果园管理,生产出外观更靓、品质更佳的商品。

作者:张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