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鸵鸟从出壳到3月龄为育雏期。此期间的雏鸟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抵抗力低,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饲养管理工作稍有闪失,都将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到育雏成活率,或使淘汰率增加。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 育雏舍
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入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过氧化氢1:300水溶液喷洒消毒。
1.2 育雏器具
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雏鸵鸟吃食方便,便于清洗和消毒。水槽采用水泥槽或水盆,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2 雏鸵鸟的饲养管理
2.1 入雏
雏鸟出壳后在孵化间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
2.2 温度调节
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就可以了。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
2.3 开食与饲喂
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维生素。饮水后2小时再饲喂育雏食料。
育雏料配比:青饲料60%,育雏精饲料40%,充分搅拌打碎。在雏鸟运动场角落放一些小石粒,供雏鸟自由采食,可促进雏鸟的胃动力。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以不剩料为准。每次喂食同时喂水,在饮水中补充适量黄芪防止雏鸟痢疾的发生。
2.4 光照与通风
(1)光照
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有利于雏鸟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
(2)通风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气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
2.5 综合防疫措施
雏鸟机体抵抗能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除饲料要保证营养外,主要应加强卫生和消毒,饮水要保证清洁,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运动场要经常打扫,不应存有树枝、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为预防疾病发生,对鸟舍、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