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影响鸡产蛋量的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治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原为禽流感病毒。这里我们简单说明一下,按禽流感病毒株致病性的强弱,即病毒产生疾病的能力,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鸡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鸡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一般占禽流感总发病率80%以上。而高致病性禽流感则直接引起鸡群死亡。

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即是指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如通过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传播,其中粪便是低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病原侵入感染。例如一些野生鸟类携带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现象就很普通。低致病性禽流感具有疫病传播快、生产危害大的特点。多发于春季和秋冬交替季节,目前已是全球性的问题。

2 症状表现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250-400日龄的鸡群,主要发生于污染严重的地区或鸡场,发病后主要表现除了产蛋量下降以外,还表现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下降等方面。一般产蛋率下降50-70%左右。通常蛋壳发白、比正常色较为褪色。在鸡体机能方面,患此病病鸡往往是体温明显升高,同时伴有呼吸时快时慢,心跳紊乱不规则的症状。其次,发病鸡表现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量下降或停止采食,采食量下降至少50%左右。同时病鸡伴有拉稀粪、流鼻涕、咳嗽、喘叫声等症状。

3 诊断

解剖死亡的鸡一般都有典型病理变化。可见广泛性出血。如腺胃肿胀、有出血点;输卵管内有白色分泌物、卵泡变形、破裂;有些鸡有血痰或干酪样。腹膜、肠、胸腹浆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心包积液或心包增厚。

4 防治方法

4.1 疫苗预防

首先我们要预防为主。在传统养殖过程中,通常在鸡1日龄接种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养殖单位人员以为H5型疫苗就可以预防所有类型的禽流感发生,这是不正确的。H5型疫苗主要针对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低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效力并不大。所以我们除了在鸡一日龄接种H5NI型禽流感之后,建议在鸡7日龄时还要给鸡接种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一般每只0.3毫升。之后,在鸡250日龄时再接种一次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用量1毫升。

4.2 病鸡治疗

在生产上,我们要勤于观察,发现病鸡,应立即将病鸡隔离。并快送检,以便确诊。病鸡被隔离以后,病状严重的话,应立即拿到外面处死并掩埋;病状较轻的话,肌注禽流感高免蛋抗体,大鸡2毫升、中鸡1.5毫升、小鸡1毫升,隔1天再注射1次。一般连注3-4次。同时可根据生产习惯自定一些清热解毒注射液结合防治。如可注射泰乐菌素注射液,每天一次,每次皮下注射0.5毫升,视情况注射1-2周时间。治疗得当,病鸡一般在40天左右会康复,康复后产蛋量能恢复到原来的90%。

4.3 未感染鸡预防

将病鸡隔离后,立即用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对周围尚未感染的鸡群紧急免疫,采用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每只用法与用量参照使用说明。同时,用病毒唑每千克料拌50-100毫克,连续用药4-5天;或盐酸林可霉素按每千克水中兑入10-25毫升,给鸡饮水4-5天。

5 日常管理与控制

预防为主,坚决杜绝病菌入侵。设定鸡场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进行消毒控制是最关键的两点。

5.1 设定管理制度

首先在总体上,我们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农户饲养模式,提倡规模化饲养。实行育雏、育成产蛋鸡隔离或分场饲养的方式。其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疫和检疫制度。引种务必要在非疫区引进,做好从雏鸡到老鸡的整套防疫程序。且生产中进行定期、持续跟踪监测,将禽流感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鸡场内务必要控制野鸟、家鼠、水禽等入侵,因为这些都可能是病毒的携带者。

5.2 日常消毒控制

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厂,必须经过消毒,养殖厂内的各道门口要设置消毒池。

消毒池配置二氯异氰尿酸钠3000倍液。鸡场操作人员进入鸡场也要严格消毒,我们可自选一些品类的消毒水。洗手消毒过后,还要穿戴清洁的服装和鞋子,入场前在将鞋子消毒一遍。

对于鸡舍,我们消毒工作更不能忽视,鸡舍与鸡笼等器具在使用前就要彻底消毒,配制二氯异氰尿酸钠2500-2800倍液,对鸡舍各个地方和鸡笼等器具消毒一次。以后每月还要配制高碘酸钠2500-3000倍液,对鸡舍连同鸡体进行消毒2-3次,配制药液时,注意用水不要太凉,水温至少要在10℃以上,特别是冬季,然后均匀的对鸡舍连同鸡体喷雾。我们要注意喷洒完全,包括墙壁、顶棚等各个角落。每月还要对装鸡用的箱笼,饲喂用的食槽和饮水器等用具消毒一次,可用0.1%的新洁尔灭3000-4500倍液冲洗消毒。之后在阳光下曝晒1-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