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智慧农民
原创
智慧农民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科普建设“新农具”
收藏

乡村振兴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乡村是不是被振兴。如今很多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以及田园综合体建设,有成功案例,但也有很多与乡村振兴没有一点关系。比如说有的美丽乡村或者是田园综合体以排斥农民为特征,它们或排斥农民,公司充当乡村建设的主体,或把农民迁走,绿水青山变成了公司捞钱的金山银山,或把传统村落改造成景点对外收门票,以诸如此类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都没有一点关系,因为它是以排斥农民为特征的。

什么样的乡村建设才能振兴乡村呢? 不仅要外表美,还要内在美。具有美丽外部形态的乡村,比如坐落在青山绿水当中让村民或者游客感到心旷神怡,特色民居让老百姓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内在美,则是村庄具有健康的发展势头,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等。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总要求就是乡村建设的标准或者是要实现的目标。

产业兴旺:优化结构与提高效益并驾齐驱

看到“产业兴旺”,很自然联想到农村过春节时张贴的对联: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产业兴旺是什么意思呢?应包括以下四种含义:

首先,要多业并举。产业兴旺首先能满足农民自身对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样化的,因此,产业兴旺应该是多业并举,不仅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还要发展乡村手工业以及乡村休闲、度假等乡村服务业。要把满足农民自身的需要放在重要地位,而不是片面强调通过专业化的市场来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当农民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身多种多样需求时才能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其次,产业兴旺要强调特色产业,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做大做强。农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农产品也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为什么一定要千篇一律地强调扩大其规模?好像是越大越好,其实,我们的很多特色产业就是在这个口号下被做死了。本来小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可以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结果在做大做强的思维指导下,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扩大种植范围,导致产量过剩,品质下降,违背农业地域特点,损失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因此,产业兴旺要强调发展特色产业,也就是要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产业。第三,产业兴旺要注重发展融合产业。这些年中央不断强调农业的产业融合,其目的之一是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说到农业产业融合,通常的理解是产业链延伸带来的融合,即,所谓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融合不能在不同主体间进行,而是要在同一主体内才能实现。这一主体可以是农户,可以是家庭农场或合作社,比如种植葡萄的农民可以将葡萄加工成葡萄酒,可以在网上直销,还可以请大家来品尝发展农家乐等。还有一种产业融合形式是农业和乡村功能的拓展。农业除了具有提供农产品的功能以外,与乡村同样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教化、体验、景观等多种功能,利用农业和乡村的这一宝贵资源,可以实现其多种价值,让农民获得多方面的收益。现在的文化+农业+旅游,其实就是农业、农村和文化的融合, 乡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农村,文化是无法存在的,产业融合也就会打折扣。

产业兴旺不要忘了乡村手工业。乡村手工业曾经是乡村重要的产业补充,乡村手工业在工业文明下衰落了,甚至有人认为手工业必然被工业化产品来取代。但是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乡村手工业焕发了新的生命,成为很多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安徽阜南县的柳编工艺就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手工业不仅可以满足农民自身需要,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生态宜居: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双管齐下

生态宜居包括两项重要内容,一是自然生态,很多乡村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山绿水和新鲜的空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乡村宜居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金山银山不一定是拿生态赚多少钱,人们拥有着舒适的居住环境,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本身就是一种福利。二是社会生态,人们在适应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生态文明,如种植业和养殖业组成的有机循环农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的有机循环利用,使传统乡村都没有垃圾的概念,农民生产的所有东西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生产的粮食人吃,加工粮食产生的糠、皮、渣子,以及被今天人们称为“厨余垃圾”的剩菜剩饭都当作上好的饲料用来喂猪养鸡,植物的秸秆用来养羊养牛,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又作为有机肥回到田间,这种循环农业是历史留下的宝贵的生存智慧,维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落的生态环境。在乡村有诸多的生态信仰,维系着人与环境的关系,低碳生活、勤俭节约、循环利用、天人合一的理念等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无论是村落的选址、民居的建设、材料的使用、日常生活等都体现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

生态宜居不仅仅是盖上一些漂亮房子,还要从文化的角度,特别是生态信仰、生态理念、生态文化的角度来建设乡村。民居住宅的设计当然是生态宜居的重要方面,但千万要注意不能按照城市建房思维建设乡村,现在很多的乡村设计和规划公司对农村知之甚少,把城市规划当成先进文化机械地搬到农村,远离耕地,没有了院落,结果农民被迫在屋里养猪,在房顶养鸡,这样的以消灭农业为代价的乡村建设能称得上振兴吗?冯骥才先生曾经讲过一句话: 建设一个破坏一个。说的就是这种不懂农村而去想当然地建设乡村的现象。

现在有很多地方把村子整体拆掉建景区,让农民远离土地,住进城镇,距离土地十几里。如此这般,农民还能种地吗?农民有办法照料他的庄稼吗?以养殖业为主的农民被安置到二层小楼,这是美丽乡村吗?这样的乡村能振兴吗?所以,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个队伍首先是各级干部,他们只有真正懂农业了,又有爱农民的情怀,才能把乡村建设好。这样的干部不少,是乡村振兴的宝贵力量,他们之所以在人们认为“不可能”的条件下做出了成绩,就是他们真正的懂农业和农村。

乡风文明: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互荣共促

我们见到过一些乡村典型,拥有着华丽的外表,老百姓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给人的普遍感觉是没有 了乡村的味道。这个所谓“味道”,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味道”没了,就是传统优秀文化丧失了,如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没落了,不知何为尊老爱幼;一切向“钱”看,到个乡村想拍照,被户主拦住说:“你不在我家吃饭,凭什么拍我 家房子。”想问路,小摊老板告诉说先买瓶水,然后再告诉你路……,还被贴上市场经济进步表现的标签。这样的乡 村能称得上和谐美丽乡村吗?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文化自信源自哪里?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乡村被公认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首先要认识乡村的价值,要善于从乡村中汲取发展智慧。才能做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乡风文明要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作基础,融入现代文化,构建一个自制、法治和德治为一体的治理结构。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把家风建设和村风建设联系起来, 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联系起来。一些地区的乡风文明就是从家风、家训抓起,通过“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的地方通过“德孝”文化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乃至社会生态的建设。不仅村庄和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和谐的环境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乡村传统文化并不是说乡村越土越好,而是在发扬光大乡村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融入现代文化。乡村可以让城市更美好,乡村可以让城市人更羡慕。有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一到周末就到乡村观光旅游和度假,就是因为乡村有城市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城乡一体化的情况下,城市有着显著的优势,乡村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功能,十九大强调城乡融合,实际上就是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要突出乡村的特色而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更不是用城市的建设思路去改造乡村。

治理有效:自治传统和文化结构统筹兼顾

十九大提出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乡村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有着悠久的自治传统,只是这些年没有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这一功能,农民的主体地位被边缘化,一些本来应该由农民参与决策、实施的工程也由上级做主,并通过“招标”等措施取代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被边缘化,由主体变成了袖手旁观者,自然也不再更新乡村建设,不珍惜政府实施的各类“工程”,这种建设自然很难在乡村中扎根并产生应有作用。

德治在乡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乡村更像一个天然的教化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品格实施着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化功能。一个人从生下来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懂得社会规范和生活技能的社会人,在乡村社会可以自然完成。就这点而言,乡村比城市更优越。司法机构为什么在一些乡村挂上“行为矫治中心”的牌子,因为乡村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在乡村的环境里,人们可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通过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和评价,使人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是非善恶观念, 养成遵纪守法和道德规范的习惯;在人际交往和各种节日活动中,人们学会了遵守社会角色规范。为什么不把“行为矫治中心”的牌子挂在城市街道呢?因为城市社区缺乏乡村的教化功能。

有效的乡村治理,要特别利用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创造出了不少典型经验。诸如评比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星级信用户,树立道德模范和道德标兵等,对乡村治理是十分有效的。一些地区恢复“熟人”社会的优势,通过自我调节机制解决邻里冲突,消除干群矛盾,制定村规民约,把乡村建设成为邻里和睦、干群融洽、村风文明的和谐乡村社会。

生活富裕:经济需求与精神需求齐头并进

生活富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总目标,不仅仅局限在收入的提高,还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经常有人说: 穷的就剩钱了。虽然有玩笑的成分,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穷的只剩钱了呢?是因为我们除了有经济的需求以外,还有更丰富的精神需求。富裕的标志应该是在吃喝不愁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实现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特别强调的是,生活富裕还表现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经济富裕起来的人们,还需要在精神上快乐起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需求。需要文化建设者研究农民文化消费特点,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内容,在乡村文化建设上要遵循乡村文化发展规律,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

作者:朱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