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如何治疗面部丹毒

智慧女性
原创
围绕农村女性关注的内容,不断完善内容建设,提高传播力度
收藏

丹毒俗称“流火”,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表皮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

面部丹毒多饮挖鼻所致的轻微小伤口引起,也可继发于鼻、口腔、牙龈感染病灶。此外营养不良、身体衰弱、疲劳过度等都是发病因素。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1、面部丹毒的临床表现

面部丹毒始发于鼻部,患处呈鲜红色至深红色水肿性斑块,稍隆起,边界清楚,光滑而有光泽,局部灼热感、触痛,病变迅速向周围蔓延,从一侧颜面发展到整个颜面部,但不化脓。有时可出现水疱并互相融合成大水疱。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肾炎甚至海绵窦感染等。可反复发作。一旦感染,经2-5天潜伏期后,突然出现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2、面部丹毒的治疗

A、早期足量抗菌药物治疗,5-7天,可选用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

B、局部治疗:50%硫酸镁液湿覆。有水疱者,应在抽出疱液后用0.02%呋喃西林液湿敷,也可用各种抗生素软膏涂抹。

C、卧床休息、大量饮水,主要颜面、口、鼻部清洁。

D、纠正挖鼻、拽鼻毛、用力擤鼻等不良习惯。

来源:山西科技报社

作者:王斌全 陈钢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编辑: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