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这些关于地面塌陷的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原创
最热门的科学话题,我们为你解疑释惑。
收藏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由于地质条件的发育和作用因素不同,可将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黄土湿陷三种类型。根据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新闻报道,我国各类型的塌陷主要分布如下:

一、岩溶塌陷分布区域

岩溶塌陷是指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加上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顶板失稳而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岩溶塌陷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目前己见于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个省市区,但主要分布于河北、辽宁、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整体来说,华南岩溶塌陷多而强,华北相对少且弱一些。

二、采空塌陷分布区域

采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洞,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山西、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属于采空塌陷的严重发育区。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的采煤、采矿区也均有采空塌陷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盲目开采、滥采等不合理行为,加之爆破等一些震动因素,使得顶板较薄之处极易塌陷产生事故。

三、黄土湿陷分布区域

黄土湿陷是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性质而产生的地面塌陷。黄土具有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被水浸湿后其土壤结构迅速被破坏而发生突然下沉的属性。黄土塌陷主要见于河北、山西、黑龙江、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8个黄土分布的省份。

除了上述三种类型,还有诸如玄武岩地区因通道顶板产生的塌陷等,但其分布较局限。总的来说,岩溶塌陷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采空塌陷次之。(孙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