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能在发酵食品的广告中看到“富含益生元”“富含益生菌”等宣传语,但很多人并不能分清它们的真正“身份”。益生菌与益生元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有益生命”。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对益生菌做出了定义:益生菌是指通过摄入足够数量,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它具有三大要素:一是活着的有机体;二是摄入足够的数量;三是在严谨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后,证明其对人体确实有功能性的健康功效。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等;双歧杆菌类,如长型双歧杆菌、短型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及中介链球菌等;还有其他种类,如蜡样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其中乳杆菌类与双歧杆菌类是人们可以长期食用的益生菌,人体中存在的益生菌也以这两类为主,两者占肠道内益生菌总量的95%以上。乳杆菌在肠道上半部分,双歧杆菌则在肠道下部。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大致相似,一同维护肠道健康。
此外,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并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适合人群也颇为广泛,包括免疫力低下的婴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或便秘的人群等。
有着一字之差的益生元又是什么呢?
益生元又叫功能性低聚糖,是一些不能被人体完全消化的糖类化合物,包括各种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主要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中,植物中的草药提取物、蛋白质水解物、多元醇等,都属于益生元的功能性低聚糖(也叫双歧因子)。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调理人体的肠道菌群。益生元可帮助人减轻便秘症状,是因为其在大肠中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气体能增大肠体积,缩短消化残留物在肠中的停留时间。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高级教师李艳芝进行科学性把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