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云也有个性——观云识天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民间一直有“观云识天”的说法,古往今来,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变化,总结出了丰富的天气经验,对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钓钩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降临。还有“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说假如见到朝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天气将会转阴雨;到了傍晚如果出现晚霞的话,则预示着天晴。“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这是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

我们肉眼所见到的云主要是由水汽凝结液化而成的,水汽进入大气后,由于各种原因会被慢慢抬升,随着高度增加,上升的水汽逐渐变冷。由于饱和水汽随着气温下降而降低,原来不饱和状态逐步趋向饱和。如果水汽继续被抬升到凝结高度后,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非常细小的小水滴,到了0℃等温线高度以上时,还会变成小冰晶,从而悬浮在天空中,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云。

云不仅是地球上庞大水循环的表现形式及结果之一,也是大气热力循环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多数天气现象,如雨、雪、雹、雷电都与云关系密切。

那么,怎样通过云来感知天气的变化呢?对气象工作者来说,各种云层、云状,结合云底高度都能帮助他们判断即将出现的天气现象。在他们眼里,千姿百态的云都可以分为三种: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它们皆因水汽垂直上升运动而形成。积状云是大气对流的产物,这种云底部平坦,顶部凸起。如果积状云发展旺盛就会形成高大云山,这时候往往会形成雷暴天气;层状云则通常是灰蒙蒙布满全天的样子,常伴有连绵阴雨天气;波状云如水纹一般,它是由大气的波动、湍流和辐射冷却形成的。

当然,看云识天气的准确率也不是百分之百。云自身演变时的偶发因素、地域差异及地形条件都会使这种经验预报法失灵。看云识天气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再进行判断。所以,通过观察云来感知天气的确是一种简便巧妙的方式,不过要想知道更为准确的天气状况,还是要依靠科学的方法。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