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药物懂几分?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药物是什么?

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凡是能够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保健品并不等同于药物,更不能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物及非处方药物(OTC)。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药物之所以能够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其本质在于药物与生物体内的各种靶点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药物作用机理

不同的给药方式,导致药物进入机体内的途径有一定区别。例如,经皮给药主要依赖皮肤吸收药物。口服作为最为常见的给药方式,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过程包括从口腔进入,经过咽喉,沿食管、胃到达小肠、大肠,在整个过程各部位都对药物有一定量吸收。一般来说,因小肠较长,其上附有小肠绒毛,吸收功能较强,所以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许多药物被人体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液到达病灶,与相应的靶点特异性结合,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统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又称机体对药物的转运,代谢过程又称机体对药物的转化。我们需要注意,上述过程并不是分步骤依次进行。从药物进入体内开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分解就已经开始。

服药关键小贴士

药物必须到达发病部位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药物发挥作用时须在患部保持足够的药物剂量。因此按照说明书,服用正确剂量的药物至关重要。

许多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药物显效时间和效应维持时间一般由该药进入血液的速度、进入量、清除的速度、肝脏代谢的效率以及被肾和肠道清除的速度所决定。此外,大多数的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后,饮水量、酸碱度、颗粒大小、是否空腹等因素都会影响体内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由于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机体的身体生理状态会产生细微的差别,尤其是饭前或者饭后服药,对于不同药物的影响完全不同。因此,要了解不同药物的正确服用时间,切不可大意。

总的来说,对于自身服用的药物,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以下五个基本问题:这种药有什么用?它是如何起作用的?我该怎么服用它?它有哪些副作用?如何应对出现的副作用?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