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吃了这么多年药,你真的知道片剂、颗粒与胶囊的区别吗?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每次到药店选药,总是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药物剂型,比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甚至同一种药还有不同的剂型,那么,这些剂型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基础的药物知识,什么是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是指为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适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在药物中加入合适的辅料并通过某些制备工艺制成的一定形式,如胶囊剂、冲剂、注射剂和口服液等。形象地说,不同的剂型就相当于给药物穿上了不同的“外衣”,而不同的剂型其疗效和服用方法也各有区别。

那么,常见的片剂、胶囊剂与颗粒剂各有什么特点呢?

片剂

常用口服药中超过一半都是片剂,它是将药物与辅料混匀后压制而成,最大优点是剂量准确、理化性质稳定、贮存期较长、价格低廉。片剂中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分散片、泡腾片、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分散片和糖衣片等。

服用片剂时应注意,不是所有的药片都可掰开服用。一般的裂痕片和分散片可分开服用,但肠溶片、缓释片和控制片等则必须整片吞服,这是因为肠溶片外层包有一层抗胃酸的外衣,用于防止被胃酸提前消化,保证药物进入肠道后再被吸收。缓释片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而控释片则可使药物恒速释放,如果这类药物被掰碎,会导致药片的控释膜被破坏,药物迅速释放,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的目的,严重时甚至会因药物浓度上升过快而导致患者药物中毒。

胶囊剂

胶囊剂是指药物或加上辅料后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在软质胶囊壳中的一类固体制剂,主要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等。

胶囊的作用除了用来包裹药物,使之避开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外,还可以掩盖药物的苦味、臭味和其他不良气味,从而降低患者服药时不愉快的体验。胶囊剂中的药物常呈粉末或颗粒状,相比片剂而言,压力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在胃肠道中可迅速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其次,某些药物易在胃中遭到破坏或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因此常制成肠溶胶囊,以确保胶囊外壳到达肠道内才溶解释放药物。

服用胶囊时应注意:有些胶囊是缓释胶囊,必须完整吞服才能使药物均匀地释放,发挥最佳药效;胶囊剂不得有粘结、变形和破裂现象,并且无异臭;服胶囊时至少饮水300mL,咽下时应稍稍低头,以便胶囊顺利服下。

颗粒剂

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早期俗称“冲剂”,既可直接吞服,也可冲入水中饮用,应用和携带较为方便,这类药物溶出和吸收的速度较快。

服用颗粒剂时应尽量用温水冲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同一种药但剂型不同的情况,这是因为随着剂型的改变,药物的溶出速度也不尽相同,进一步可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率和对药物的利用度。例如,吲哚美辛片剂在胃肠道中溶出速度较慢,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200-300mg的药物剂量,而其胶囊制剂不仅可降低其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还可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促进其吸收,仅需75-100mg便可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同一种药不同剂型,其疗效也有区别。

因此,在选药用药时也应注意药物剂型的区别,并严格遵守各类剂型的服用方法,这样才能让药物发挥最大疗效。

文:山东大学药学院 江泽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药学院 吴一波

图: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云曦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