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美丽的雪,常成为古人吟咏和借景抒情的对象。从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开始,柳絮、杨花就常被人用来形容大雪纷飞,比如“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只恐障空飞似雪,从教糁径白于绵”“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然而,诗人笔下的大雪,却也常有“美丽的误会”。
形容大雪纷飞,不独谢道韫的咏絮之思,李白在《北风行》中有更夸张的描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用“雪花大如席”来形容燕山冬季的寒冷。鲁迅先生说:“这就包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不过,李白的形容并不符合科学事实。实际上,天气越冷的时候,雪花越小。因为气温越低,大气中水汽越少,凝结出来的雪花就越小。比如在我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球的北极南极,冬季下的都是捏不成团的粉雪,这样的雪甚至不能用来打雪仗。
这里也涉及另一个误会,二十四节气中,先有“小雪”,后有“大雪”,如果按字面意思,也许人们会理所当然地以为“大雪雪比小雪大”。然而,在我国广大北方,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小雪节气在前,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大雪大,下大雪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而且这个“大”,不仅指降水量,也可以指雪片大小。历史上曾有这样的统计,漠河隆冬3个月,总降水量13.2毫米,降雪日数21.6天,平均每个雪日才0.61毫米,而北京相应每个雪日降水量为1.94毫米。
不独李白,杜甫、王维也犯过这种“美丽的错误”。杜甫在《寄杨五桂州谭》中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然而事实情况是,桂林冬天很暖,地面上的雪是积不起来的,何谈“一冬深”?那应该是东北的事。同是唐代,王维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明代谢肇淛曾在《文海披沙》中指出,王右丞雪中芭蕉,虽闽广有之,然右丞关中极寒之地,岂容有此耶?想来,是诗人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和审美表达,想当然耳。
其实,我国雪片最大、最有可能下“鹅毛大雪”的,恰恰是冬季相对温暖的南方长江沿岸地区。记得1954年底到1955年元旦,南方足足下了48小时的雪,其中安徽寿县和南京的最大积雪深度分别达到52和51厘米。这是因为南方气温高,暖气流中水汽含量大,北进中在冷气团被迫抬升时便能降下暴雪。但更南地区,虽然气温更高,水汽更多,但雪化为雨,最大积雪深度反而减小,甚至为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