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牛的胃与众不同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说起牛,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它们的体形庞大,头上都长着一对牛角,力气很大,可抵得上7个壮劳力,能拉车、耕田、种地,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牛还能为我们提供牛奶、牛肉等食物。牛还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只要它们不睡觉、不吃草、不干活,它们的嘴巴大部分时间都在嚼呀嚼,就像在咀嚼一种它们喜欢吃的美味,又香又甜,津津有味。那么,牛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咀嚼上,它们到底是在咀嚼什么东西呢?

牛的嘴巴就像快速割草机

大家知道,牛是哺乳动物,喜欢吃各类青草、树叶、玉米叶(苗)、地瓜藤、小麦苗、麦秸、豆秸等绿色植物。牛的肚皮又圆又大,在进食之前,牛背的两侧会凹进去两个深深的三角窝形,吃饱之后,牛肚皮会显得更圆更大些,牛背两边凹进去的三角窝形,就会基本消失,肚皮与肋骨基本持平,整个肚子就像一个塞满草的大草包一样。当然,要想塞满这样的大草包,并不是少许的草就能把它给打发得了的,养牛也绝非一件轻松的事,因为如果只喂食饲料,它们会吃得让人着急眼蹦。所以,养牛的大多会把牛赶到野外放牛,让牛自己采食青草等植物,如果寻到水草丰美的草地,牛就会拼命地快吃,它们啃草的过程活像一台台快速割草机,除了它们啃累了需要稍微休息一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草地里一刻不停地啃啊啃,根本来不及咀嚼就将青草吞入腹中。如此,它们也得从早晨一直啃到傍晚才会把肚子给填饱。据统计,放牧的牛,每日的食用鲜草量约占其体重的10~14%如果食用干草每日的采食量为8.2~12.3千克。牛是食草动物,如果在喂食牛的草里拌上点黄豆面,加点黄豆或者做豆腐渣,那么,对牛来说,那肯定就是高营养,常食用常健壮,利于牛长肉长膘。

白云下的放牛图

牛的反刍功能

大家知道,青草、树叶等植物都是粗纤维的东西,牛白天狼吞虎咽地将大量的草吞入腹中,如果不进行特殊的处理,肯定会难以消化。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给你上把锁的同时,总会再给你配上一把打开锁的钥匙。大自然给牛配的这把钥匙便是将牛归入了反刍动物类。所谓反刍,就是将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倒回到口中,用牙齿嚼碎再咽回到肚子里。也许你会说,这多恶心呀,但这确实是一种助消化的好办法,因为,牛虽然很容易获得草料,但要消化掉草里面的纤维素就很难了,需要认真嚼碎,才有利于消化。反刍算是给牛在闲暇之余又找了个活干,而且牛对这个活儿还非常敬业,为了完成这个活儿,还不分昼夜,特别是在夜间,牛也会不辞劳苦地进行咀嚼。牛的嘴巴仿佛永不停止地在活动,这也成为牛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牛身体健康的一个标志。

一般情况下,牛一昼夜需要进行反刍6~8次,多的可达10~16次,时间大约总需要7~8小时,约占一天时间的1/3,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夜间进行,白天仅约反刍4~6次。

牛一有空闲就会卧下来咀嚼

牛的胃与众不同

那么,牛为什么能够反刍呢?原来它们有一套特殊的消化系统。

首先,牛的口腔内有三对唾液腺,它们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其中含有的淀粉酶,能够把草料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所以牛在咀嚼倒回来的草料时,越嚼越甜蜜,看起来非常津津有味。

其次,牛有与众不同的胃。为了消化纤维素与反刍,牛一般有四个胃,依次胃瘤胃、网 胃(蜂巢胃)、重瓣胃与皱胃。实际上前三个胃均为食管特化形成的,牛真正的胃是最后的皱胃,只有皱胃里才长有分泌胃液的腺体。这三个胃中生活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发酵分解作用,来帮助纤维素软化与分解。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出来一些二氧化碳与甲烷气体,所以牛吃饱后会打嗝,其实是在释放这些气体。

牛吃下食草后首先到达瘤胃,瘤胃呈囊状,内壁长有很多乳头状的“肉瘤”,牛将食草吞下后在这里储存起来。网胃呈网状,其内壁突起,食草碾碎后在这里与内壁摩擦后,再上升回到瘤胃,刺激瘤胃产生呕吐反射,食草便会重回口中,牛便开始进一步咀嚼,这就是所说的反刍。接着,碾碎的食浆进入网胃,经过网胃的过滤,又进入重瓣胃,在这里,大量的水分被吸收,从而使食浆变稠,这样不会稀释皱胃里的消化液了。最后,这些变稠的食物被运送到皱胃中,皱胃长有消化腺体,可以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对事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消化,从而为牛全身供应充足的营养。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