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秋蚊子为啥这么毒:用吸血提升卵的存活率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世界上什么动物最危险?

当然,这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危险。如果我们用“某一类动物每年杀死多少人”来判断的话,那么答案也许是你没有想到的,是蚊子。

要不是这个秋天,登革热成为一个焦点,很多人并不太在意自己身上那几个痒痒的块儿。

蚊子携带着极其可怕的疾病。最糟糕的是疟疾,每年在全世界因感染而死亡的约60万人以上,有2亿人因为患病常常连续数日只能卧床不起。它威胁世界一半的人口,导致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其他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

“休假”前最后的疯狂

用吸血提升卵的存活率

“从蚊子生存规律来看,并不存在秋蚊子更凶猛这样的说法。”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任技师杨天赐说。

也有科学家认为,“秋蚊子毒”的说法,可能与气候有关系。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实验室的科学家詹姆斯·洛根(James Logan)发现:蚊子偏爱在15℃~30℃的温度里出没。所以,蚊子也不喜欢酷暑和严寒。

冬天,蚊子并没有死去,它们在“休假”。

杨天赐博士说,白纹伊蚊是浙江本地的优势蚊种之一,一般以“卵”的形式越冬,“当气温低于15℃的时候,白纹伊蚊的卵开始滞育——停止继续发育。这个过程中,它具有极强的抗寒抗旱能力。”

自然界中也有蚊子成虫能够越冬的情况。比如,选择在暖和的房间里猫着。

当然,在“取暖依靠一身正气”的南方,自然环境条件下很多花蚊子成虫是无法存活的。

所以秋天怀孕的孕妇蚊,会在秋季瞬间而过的南方,拼劲全力产下卵,并保证卵能够存活。

这最后的疯狂,要靠吸血来实现。只有饱餐吸血后,雌蚊子的卵巢发育了,它们才能够顺利产卵。否则,卵的存活率会差。

一方面,孕妇蚊为了卵能够存活疯狂吸血,另一方面,地球气候在变暖,同样有可能造就了秋蚊大军。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生态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气候与蚊子冬眠习性改变”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地球的秋季越来越温暖,意味着蚊子开始冬眠的时间延迟了。

研究人员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收集动物的过冬资料。结果发现:现今的蚊子比1972年的蚊子平均多等待了10天左右,才开始进入冬眠期。

钱报记者请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分析了杭州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

从1981年~2010年30年间的杭州秋季平均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1993年以后,杭州秋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在平均值以上。

而随着秋季平均气温的缓慢升高,蚊子开始冬眠的时间可能越来越晚。

吸血不可怕

可怕的是蚊子朝你吐的口水

如果这是一次成功的叮咬,蚊子会在你身上停留大约十几秒钟时间。

果壳网友“深山虫吟”阐述道:“和新手护士不同,蚊子找血管不一定需要反复进针。蚊子的上下颚可以在皮肉间自由地弯曲游走,寻找合适的毛细血管。”

吸血蚊子有刺吸式口器,但不是简单的一根“管子”,而是包含6根长针状结构——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和舌。一旦找到了血管,通过唇泵和咽泵两大“动力机器”,把新鲜血液从那些倒霉蛋的血管美美地送进自己的胃。

蚊子自身的腹部慢慢变红,整个身体也会逐渐膨胀起来。蚊子慢慢地挪动,它需要挣扎一下才能飞走。因为饱餐后的雌蚊个体无形中会撑开,大约是没吸血前的两倍。

为什么通常被蚊子这番虐战你都没有觉察?

因为蚊子吸完你血,还朝你吐口水了。

为了避免在血餐过程中,宿主的血会凝固,雌蚊在吸血的同时,也会由口腔中的唾液腺向伤口处不断注射唾液,就是口水。蚊子的唾液含有抗凝血和麻醉成分,既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吸不出来,还可以麻翻被叮咬的人。

“吐口水,这是蚊子叮人造成麻烦的根源。”布鲁克大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说,如果蚊子体内携带着疟原虫、登革热病毒之类的蚊媒病原体,那病原体也会随着唾液悄无声息地混入宿主体内。

今天开始的半个月左右,杭州将进入秋高气爽的日子,这也是今年人和秋蚊正面战斗的最后一场。祝你得胜归来。

哦,对了,蚊子喜欢“臭味相投”的人。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实验室,通过“吸引蚊子”的实验,筛选出了一些“特别不招蚊子喜爱的人群”,通过搜集他们的汗液并检验成分发现,他们体内有一种化学物质“6-甲基-5-庚烯-21”的含量特别高。这种念起来绕口的体味成分,是一种驱蚊的化学物质。

相反,体内这种味道比较小的人,是蚊子的最爱。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