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符号“+、- 、×、÷、=”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相信大家对“+、-、×、÷、=”这五个运算符号并不陌生,我们进行数学运算均离不开这些符号,但是它们的发明和使用却比阿拉伯数字要晚一些,并且它们基本上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有趣的“+、-、×、÷、=”符号

“+、-”符号:商人做生意用的标记

古印度人和古希腊人书写加法和减法的方法是一致的。书写加法,他们就把两个数写在一起。例如,“3+”就写成“3”。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带分数的写法中看到这种书写方式的遗迹。书写减法时,他们就把相减的两个数分开一点写,且被减数在前面,减数在后面,顺序不可颠倒。例如,“7 1/5”,就表示“7-1/5”。后来,有人使用拉丁字母P表示相加,用M表示相减。例如,“7P6/7”就是“7+6/7”的意思;“15M9”则表示“15-9”。

有一种说法是,古时候卖酒的商人酒桶里卖出多少酒,就用“-”表示,酒桶中再添加入新酒时,就在“-”上加一竖,意思就是把原来的线条勾销了,于是就成了“+”。还有一种说法,在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商业发展起来,有些商人在把货物装进箱子时,如果货物重量略微超过一些,他们常在箱子上做个“+”标记,如果货物重量略微低一些,他们常在箱子上做个“-”标记。

加减符号

公元1489年,德国人威德曼用“+”做加号,用“-”做减号,这两个符号才正式用于进行加减运算,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进行推广才被大家公认,后来,法国数学家韦达对这两个进行大力宣传和提倡,人们才开始普及使用。

“×”符号: 跻身于乘号身份不容易

符号“×”用于乘法运算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现在常用于乘法运算的符号有两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是由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雷特最早提出的,“·”是由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则认为,“×”号与拉丁字母表示未知数的“X”很像,运算时容易混淆,因此加以反对。但他赞成用“·”来替代“×”。因此德国的数学书中,乘号与世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后莱布尼茨又提出用“п”符号表示相乘,但未得到认可,现在却被用到了集合论中去。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就是一种特殊的增加,“×”是斜起来写的“+”,用它表示相乘最合适,于是他确定用“×”表示两数相乘,“×”就被用作乘法运算了。

“÷”符号:最初的身份是减号

“÷”最初是以减号的身份在欧洲大陆流行的。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者比,后来又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1659年,瑞士人拉恩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他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开,首创了“÷”。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的《代数学》中,根据群众创造,正式运用“÷”进行除法运算。

“=”符号:两条等长的平行线

“=”最早出现于16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雷科德的《砺智石》中。他认为选择两条等长的平行线来做等号,是再相等不过的了。法国数学家维叶特则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差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列考尔德则认为,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个数相等,是最合适的选择,于是1540年,“=”就由他开始使用起来。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他的著作中大量使用“=”,它才慢慢被人们所接受。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他还发明了“∽”和“≌”,分别那表示几何中的相似号和全等号。直到18世纪,“=”才得到普及使用。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