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肝脏,利用疫苗防御肝炎病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非病毒性肝病的危害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发现,糖尿病、超重、代谢综合征引起的代谢性肝炎,以及过度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
受益于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越来越多的新生儿避免了乙肝病毒的侵扰。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该市全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由1992年的6.03%下降到了目前的2.73%,其中25岁以下降至1%以下。急性乙肝发病率也呈持续下降趋势,已连续两年控制在了1/10万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相当。
“按照1992年以来的年均人口出生率7.60‰计算,粗略估计,25年来北京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已累计保护了约10万名新生儿避免成为乙肝病人。”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说。
从201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北京市仍有近60万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其中数万人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北京市疾控中心从7月28日起启动全市11个区、22个街乡居民肝脏健康状况的调查活动,摸清需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底数,为制定消除乙肝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积极推进北京尽早成为全国第一个达到乙肝低流行区的省市。
同时,消除非病毒性肝病的任务也日益急迫。“现在发病率最高的肝病实际上是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患病人数远远超过病毒性肝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杨华升说,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糖尿病国家概况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亿人左右患有糖尿病,而欧美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因糖尿病、超重、代谢综合征引起的肝病率可以高达20%以上。
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概率也会升高。杨华升表示,理想的减重方式就是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但必须注意的是,为求速效减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他食物,或是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低糖”饮食组合,这种不均衡的饮食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此外,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利于保护肝脏。临床发现,睡眠不足、经常熬夜和睡眠颠倒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肝病。瑞士科学家最近采用定量蛋白组学方法,在动物身上证明了肝脏内的细胞核功能非常普遍地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如果经常打破正常的生物钟,肝细胞很容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