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为什么说神奇的鸟类是艺术家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鸟类世界,真的很奇妙。鸟巢多种多样,称得上是天然的艺术品,鸟鸣声婉转悦耳,为大自然增添了诗情画意。

鸟巢——伟大的建筑杰作

鸟类是动物世界的建筑师,建造技术参差不齐,同时又五花八门。从泥巴到树叶,再从唾液到树枝,它们用看似普通的材料打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鸟巢,堪称自然界最伟大的建筑杰作。

织巢鸟打造的巢穴群,就像公寓楼一样。可以容纳400只织巢鸟。巢穴的顶部采用干草,保护织巢鸟白天免遭高温侵袭,在晚上则起到保温作用。由于织巢鸟世代居住在这样的巢穴群,巢穴群拥有悠久历史,有些拥有100年历史。

眼斑冢雉用自制堆肥打造的巨型土墩型巢穴是地球上最大的鸟巢之一。最大的眼斑冢雉巢穴高约4.5米,宽约10米。雄鸟挖一个洞,将树叶、木棍和树皮等有机材料填入洞中堆肥。当堆肥温度达到89到93华氏度时,雌鸟在上面产卵。有趣的是,孩子出生后,眼斑夫妇便立即将它们遗弃。

澳大利亚的金头扇尾莺,会利用蛛丝将树叶“缝合”在一起。金头扇尾莺的鸟巢距地面只有约50厘米,借助巧妙的伪装躲避捕食者。建造过程中,它们用针一样的喙刺穿树叶,而后上演“穿针引线”的拿手好戏。鸟巢虽然高度不高,但拥有很高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植物的生长发生摇晃。

在东南亚,金丝燕利用自己的唾液在崖面上筑巢——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窝。金丝燕将唾液粘在岩石上,凝固后呈支架形状,用于产蛋。燕窝是很多人追捧的补品。虽没有任何味道和营养物质,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之一。很多国家开始对这一产业加强监管,防止金丝燕灭绝。

鸟巢

会唱歌的鸟类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成语都是形容鸟类善于鸣叫、歌唱,那么鸟类为什么要唱歌呢?

准确地说,鸟类并不是在唱歌,它们是在鸣叫。那么鸟儿们鸣叫的目的是什么呢?

鸟类鸣叫其实是鸟类之间进行沟通的“语言”,是鸟类个体间传递信息的方式。鸟类在晨昏时分鸣叫得尤为起劲,那是它们在向其他鸟类宣示自己的领域范围,警告其他鸟类不要随意靠近或侵人。繁殖季节,雄鸟经常鸣叫不已,有的站在芦苇上鸣叫的东方大苇莺是为了向雄性的同伴示威,争夺地盘;有的则是在向雌性表达爱意,以引起“她”对自己的注意和喜爱。因此,除了鲜艳的羽毛,鸣叫常常也是鸟类进行求偶炫耀的方式。研究表明,那些鸣声嘹亮、鸣唱曲目多的雄性,具有体内激素水平高、免疫力强、身体素质好等优势,它们更能得到雌性的青睐,从而获得交配权,实现传宗接代的目的。有了这样的好处,难怪鸟儿唱得那么欢。

黄莺鸟

会说话的鸟类

你如果看过马戏团里鹦鹉的说话表演,一定会对鹦鹉惟妙惟肖、人云亦云的说话本领记忆深刻吧,“你好你好” “欢迎欢迎” 之类的声音几乎能以假乱真。那么,鹦鹉为什么会学人说话呢?

鸟类之所以能发出鸣叫声,主要依赖于它们特有的发声器官——鸣管。鸟类通过控制鸣管处的张力和呼吸的力度,调节鸣膜(从鸣管管壁伸展出来并具有弹性的皮褶)的松紧度,就能发出变化多端的声音。

鹦鹉能学人说话,首先得归功于它特有的发声器官。鹦鹉的发声器官除了具备与其他鸟类类似的特征外,构造也比一般的鸟类更为完善,它的鸣管外面有3对发达的鸣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鸣肌的收缩放松,改变鸣管形状,就能发出多样的鸣叫声。此外,鹦鹉的口腔比较大,舌头也比较发达。舌头圆滑柔软而且肉多肥厚,形状与人的舌头非常相似。鸣管与舌头形成近似直角的钝角,两者的角度是决定发音的音节和腔调的关键。越接近直角,发音的音节感和腔调感就越强。因此,鹦鹉就能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音节。

鹦鹉

其次,鹦鹉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人们巧妙地利用了鹦鹉的这个特性,然后与某些特定的动作和特定的声音结合起来对鹦鹉进行反复训练。在受到不断重复的训练后,鹦鹉会将这些信号存储在记忆中,当再次遇到外界特定的刺激后形成条件反射,就会发出“你好你好” 等声音了。在古罗马,鹦鹉由于善于学舌说话,它们的舌头甚至被人类残忍地割下来用作治疗“口吃”的良药。除了鹦鹉,鸟类中的鹩哥、八哥等,也是模仿人说话的高手。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