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512防灾减灾日谈地震(二)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上期我们谈到了全球地震活动形势,现在来谈谈我国的地震活动。

首先我们来看新的《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图中红色圆点表示1900-2014年发生的地震,绿色是公元1900年前发生的地震。这张图上显示了4万多条地震,包括国内公元前23世纪-1969年底震级为4(3/4)级以上地震,1970-2014年底震级为3级以上地震,1900-2014年底震级为5级以上地震。这是目前最完整体现中国地震形势的震中分布图。

图1 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

1、我国的地震活动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强烈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居世界之首。这与我国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及其构造物理背景密切相关。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为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所夹持,又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之间。我国陆区大震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带、新疆地震带和大华北地震活动区,显示出许多独具特色的特征,如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震源浅、灾情重、复发周期长、类型多等等(梅世蓉,1993)。1900年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是历史地震资料最长的国家,但资料并不是很完全。据不完全统计,公元前780-1899以来,在我国大陆共发生6.0-6.9级地震170余次(如此低的地震活动性可能与历史地震记录缺失有关)(图2),7.0-7.9级地震54次,8级以上地震11次。由图看出,6.0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北纬30°-42°的华北区域内、台湾及大陆沿海、南北带、祁连山构造带、西藏南部及东部、新疆中天山、南天山西段及西昆仑等区域。历史地震分布把中国大陆分割成东西两个主要空区(图3),两个空区以南北带为分界线。由于空区内很少发生地震,块体比较坚硬,因此两个空区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南北带地震频发的格局,近代地震的发生证明了这一点。

图2 公元前78年—1899年

M6.0—6.9历史地震分布图

图3 公元前78年—1899年

M7.0以上历史地震分布图

据有关统计,1900-2011年中国大陆共发生6.0-6.9级地震750余次(图4),7.0-7.9级地震124次,8级以上地震10次(图5)。由图看出,M6.0 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东北深震区、蒙辽交界、北三省交界、黄海、阴山-燕山-张渤带、台湾及大陆沿海、南北带、祁连山构造带、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南部及东部、新疆中天山、南天山西段及西昆仑等区域。南北带东边的空区没有明显的变化,而西边的空区开始分化,空区内的新疆北天山、中天山中部和唐古拉山第二弧形构造带发生了数十次7级以上地震,把西部空区分割成北天山-南天山空区-唐古拉山-喜马拉雅-藏东-青海-川滇交界等几个小空区,这种格局同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水平相适应。

图4 1900年—2011年M6.0—6.9

地震分布图(红色)

图5 1900年—2011年M7.0以上

地震分布图(红色)

图6给出了近五十年了我国地震台网所观测的我国及其周边地震活动分布,图7和图8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的地震分布,可看出我国地震活动形势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也说明地震并不是有些人说的进入了“振动模式”。

图6 近50年我国及其周边地震活动

图7 2014年我国及其周边地震活动

图8 2015年我国及其周边地震活动

2、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在现代地震仪发明之前地震记录是缺失的,只现代地震仪发明之后人类才开始将地震目录逐渐完善。因此1900年以前的地震称之为广义的历史地震,1900年以后的地震称之为近代地震。从图9可以看出现代地震仪发明之后记录到4.7级以上地震的数量有质的飞跃,这并不能说明地球上地震形势发生了变化。近代地震记录表明100年来地球上地震活动水平基本上是平稳的。

图9 中国历史地震的史料记录频度。

每10年期间4.7级以上地震的累积数目

(冯锐,2009)

我国大陆发生的地震属于板内地震,主要发生在所谓中国蒙古大三角地震区内,其特点如前所述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震源浅、灾情重、复发周期长、类型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人们总结了一句话:“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这也是我们在512防灾减灾日、纪念汶川地震九周年之际再次强调的观点。

地球既然是个不安定的星球,地震就会发生,人类就需要学会与地震相处。如何相处?--需要树立灾害意识,要了解全球和我国的地震形势,了解自己居住地的地震形势,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在遇到大震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