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类风湿因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是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之一。可分为IgA-RF、IgG-RF、IgM-RF和IgE-RF。其中IgA-RF和lgM-RF易检测,lgG-RF难检测,约有50%的IgG-RF被漏检,是“隐匿性类风湿因子"的原因之一。RF不仅与变性的IgG分子反应,也与自身lgG或异体lgG分子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如核蛋白发生交叉反应。RF产生于外周淋巴结,关节滑膜、扁桃体淋巴滤泡和骨髓等。B淋巴细胞的激活,尤其CD5+B淋巴细胞是产生IgM-RF的主要细胞。1

类风湿因子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RF检测由 Erik waaler在1940年首次报道,1948年Rose再次描述,因此又叫“ Waaler Rose test”。常见的RF有lgE型、lgA型、lgG型和lgM型,RF可以是五种免疫球蛋白中的任何一种类型,其中IgM型最常见,而且具有高凝集、易于沉淀的特点,故临床上主要测定IgM-RF。IgG-RF和 IgA-RF也相对较常见,但用凝集法往往检测不出,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性免疫试验。类风湿关节炎中IgG特征性的Fc片段多糖终点末端半乳糖残基缺失,血清中和滑膜液中均可见到。Fc片段糖基化在许多生物功能中都需要,但却不会影响Fc片段与IgM-RF的结合。RF可增强lgG与其存在于免疫复合物中抗原的亲合力,或通过直接将IgG结合在一起介导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两种情况都可以顺序激活补体,诱导趋化因子如C5a释放,然后通过C5a受体共同作用吸引炎症细胞进入炎症组织。2

RF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病毒、支原体等持续感染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IgG,当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使自身的IgG变性,变性的lgG又成为新的抗原,促使机体再产生抗IgG的抗体(即抗抗体),这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即为类风湿因子。RF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可在健康人群中检测到。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60%~80%可以检测到RF,在干燥综合征和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症中也有70%左右的阳性率。有5%正常人,尤其老年人RF可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可增高,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RF假阳性率可达2%~25%。正常人产生的RF与类风湿关节炎产生的RF具有不同的细胞基础和致病性,CD5+B细胞是自然发生RF的细胞基础,外周血、淋巴结以及扁桃体淋巴滤泡是合成自然发生RF的主要部位,可调节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及清除免疫复合物等。2

类风湿因子的实验室检测RF的检测最初采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 waaler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l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lgM类RF。lgG类和l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SA等方法检测。2

1.胶乳凝集试验 R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IgG抗体,可与lgG的Fc段结合。将变性l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称胶乳凝集试验。其原理为将变性l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2

2.ELISA法 在用热凝集变形IgG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液体的微孔中,加入待测血清,如有RF存在,则相互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热凝集变性的lgG与之反应,在加入底物后即可显色。根据显色程度可判断有无RF存在及其水平,此为双抗原夹心ELSA法。2

3.免疫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原理是当包被有人IgG球蛋白/绵羊抗人IgG球蛋白的含有类风湿因子的标本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聚苯乙烯颗粒进行混合后,立即会发生颗粒凝集现象。检测样品光线随着悬浊液浓度发生了散射的改变,在仪器中显示的散射光强度样本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从而,把检测结果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把某个样本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确定下来。比浊法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一种RF测定方法,其操作自动化强、重复性好,对一些规模大、标本检测量多的单位来说,应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测定RF有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因而目前在国内得到了较多的应用。2

正常参考值血清中RF呈阴性,稀释度

评论
科普蓝天白云
进士级
阅读有益
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