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蠓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蠓虫是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 (Insecta),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的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1917 年由 Malloch 创立,是昆虫纲中物种极为丰富的昆虫种类。1

蠓虫不仅可以通过叮咬对人畜等产生直接骚扰性危害,而且还可以通过吸血活动传播多种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并引起相应的疾病,因此 蠓虫是与人畜疾病关系密切的重要的媒介昆虫。1

外形特征成虫体型细小,褐色或黑色,长约1~4mm,有复眼、单眼各一对,触角丝状,长而有毛,分为13~15节。下颚须有5节,喙短,雌虫为刺吸式。胸分三节,中胸背板最发达,前部两侧各有一肩坑。翅短而宽,翅端钝圆,接近前缘的二条翅脉甚粗大。翅上有细毛及粗毛,有的翅膀上有暗斑与白斑。翅在静止时重叠覆盖于腹部之上。足三对,较发达,腹部有10节,雌虫末端有尾须一对。2

蠓为全变态昆虫。成虫体长约2~5毫米,黑褐色。头部近球形,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吸血种类口器发达,但比蚊虫的口器短。胸部背面略隆起,前翅大,库蠓属前翅多淡色或有暗斑,后翅成平衡棒,腹部10节。雌蠓有受精囊和一对卵巢。仅雌蠓吸血。雄蠓尾端的外生殖器的构造因种类而异。蛹为裸蛹,分头、胸、腹3部,体前方背面有一对呼吸管。幼虫呈蠕虫状,上颚和咽发达,在水中作螺旋运动,行体壁呼吸。卵呈长纺锤形,长为宽的4倍以上。3

常见种类全球已知蠓类5360种,其中库蠓1224~1530种、细蠓133种、铗蠓属蠛蠓亚属124种、澳蠓1种。吸血蠓虫(blood-suckingmidges)是蠓科昆虫中能叮刺人和畜等动物蠓虫的总称。吸血蠓虫是重要的医学昆虫。全世界已知吸血蠓虫为4属1503种,包括库蠓属(Culicoides)、蠛蠓属(Lasiohelea)、细蠓属(Leptoconops)和澳蠓属(Austroconops)。现知库蠓有1247种,占世界已知蠓科昆虫种类的23.3%,占已知4个吸血蠓属的83%。1

发育过程蠓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蛹和成虫。2

生活习性蠓虫为刺吸式口器,雄蠓吸食植物汁液,雌蠓具有吸血习性。因此雌蠓可作为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一般蠓虫的吸血活动是在白天、黎明或黄昏进行。成虫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避光处。当温度、光照适合且无风时,成虫即成群飞出,蠓虫的飞行能力不强,一般不超过0.5km,因此蠓虫的活动范围一般在栖息地周围的300m内,吸血蠓类交配时常有群舞现象,交配后吸血,约3~4d后卵巢发育成熟而产卵。通常雌蠓一生产卵2~3次,一次产卵量约50~150粒,蠓生活史所需的时间与温度关系密切,在夏季约需一个月,通常一年可繁殖2~4代,视种类与地区不同而异,雄蠓交配后1~2d便死亡,雌蠓的寿命约一个月,一般以幼虫或卵越冬。1

出现季节:我国的蠓,北方出现在5~8月;南方出现在4~10月。2

繁殖方式:蠓主要孳生在潮湿、松软、富有腐殖质的土壤内及水塘、树洞、沼泽和住区附近的粪坑、污水沟等处。2

致病防治致病蠓虫叮咬处可发生两种损害:

①速发型风团中央有蠓虫叮咬的点状小伤口,被叮后迅即有痒感,半小时内风团及瘙痒达高峰,24h内消退,不留痕迹;4

②迟发型风团叮咬后12~24h后发生水肿性红斑,以后变为风团,中央有绿豆大的淤点或丘疹,少数发生水疱,4~5d后甚至月余后才能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受大量蠓虫叮咬或具有特异质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全身性风团,甚至大片淤斑。常因搔抓等刺激引起糜烂、渗液或继发感染,有因此诱发湿疹者。个别患者皮疹呈结节性痒疹样损害。4

好发部位损害多发生在暴露部位,尤以两小腿、足踝、足背及前臂多见,在野外坐卧者可发于颜面及耳部。4

预防措施(一)改善环境卫生:经常清除湿地、厩舍等处的腐烂物质,铲除池塘、水坑边上的杂草,以消灭或减少滋生地。4

(二)对住区周围100~200m内的滋生场所如树林湿地、池塘及水沟边等处可重点用0.5%γ-666溶液喷洒,60~100m/m2,1次/月。4

(三)个人防护:避蚊剂对蠓有驱避作用;在暴露部分涂搽1次,驱避效果可维持4h。4

传播病毒吸血蠓虫可以通过吸血传播多种虫媒病毒,目前已知的从吸血蠓虫分离鉴定的病毒有5科7属,包括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泡性病毒属(Vesiculovirus)及暂时热病毒属(Ephemerovirus)、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正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及内罗毕病毒属(Nairovirus)、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1

吸血蠓作为传播媒介可以在人和(或)动物之间传播多种病毒性疾病,蓝舌病是蠓虫传播的最重要的动物性疾病,以库蠓为主要传播媒介,主要侵害绵羊,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以绵羊感染后临床症状最明显,表现为发热、面部水肿、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为特征,严重病例舌头呈蓝紫色、发绀并出现溃疡和糜烂症状。孕羊患病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母畜的流产、死胎或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目前在我国已经从库蠓中分离到蓝舌病毒,但尚未发现动物间有蓝舌病的流行。1

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中的新泽西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NewJerseyvirus)所引起的水泡性口炎(vesicularstomatitis,VS),又名鼻疮(sorenose)、口疮(soremouth)、伪口疮(pseudoaptutusis)、“烂舌症”、“牛及马的口腔溃疡”等,是一种可引起马、牛、猪和鹿等多种动物发病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大量流涎是家畜感染最重要的症状,其特征表现为口腔黏膜、蹄冠状带及乳头皮肤出现水泡、糜烂及溃疡,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人可因接触病畜而偶发感染,但常不显症状或仅轻微发烧或寒战,有的患者表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约有1/4的病人在口部、舌或鼻部出现疱疹样水疱病变,持续2~7d后完全恢复。VS最早于1926年和1927年在美国被报道,VS可以使马和牛的生产能力下降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对国际贸易产生严重影响。1

此外,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赤羽病毒(Akabanevirus)所造成的赤羽病是引起牛、羊繁殖障碍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疫病,是我国从国外进口牛、羊必须检测的七种疫病之一,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等,该病最早在意大利暴发,随后在日本、美国、韩国、台湾、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分离到该病毒,对养牛业和养羊业危害严重,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疫病,布尼亚病毒科奥柔普西病毒(Oropouchevirus,OROV)也可引起蠓媒性人兽共患病等。总之,蠓媒性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