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莼 Ulva lactuca L.属于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 —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
植物介绍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
1.石莼,又名:菜石莼。
藻体黄绿色,长10~30厘米,可达40厘米。体近似卵形,边缘常略有波状,或呈广宽的叶片状。体厚在45微米上下。生长在海湾内,中潮带及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2.石莼也叫玉藻。
它的叶片与玉石相似,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释名信息石莼出自海边,附石而生。茎长两三寸,颜色青而滑,又很光莹。茎间有桠,桠中生花。石莼的形状像豆,叶子比铜钱大,像慈姑叶。
植物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石莼功效· 促进聚糖合成
· 透明质酸合成促进剂提升保湿度 – 改善皮肤弹性
· 羟脯氨酸——促进大量的蛋白多糖
· 改善皮肤光泽度
· 减缓皮肤衰老 - 改善皱纹
主治下水,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小腹结气,可煮汤饮用。所以人用它来治疳疾。
科学分类界:原生生物界 Protista
门:绿藻门 Chlorophyta
纲:石莼纲 Ulvophyceae
目:石莼目 Ulvales
科:石莼科 Ulvaceae
属:石莼属 Ulva
种:石莼 U. lactuca
石莼提取物石莼提取出来的石莼聚糖类似透明质酸,在透明质酸的结构中含有D-葡糖醛酸,而石莼聚糖的结构中也含有D-葡糖醛酸。
石莼聚糖起到了与透明质酸类似的作用,为角质 层提供保湿功效,并调节角质层的特性。石莼聚糖可以 锁住水份,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水份在维持肌肤的弹 性和干燥脱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硫酸软骨素含有D-葡酸醛酸,类似石莼聚糖,软骨素具有保湿、治愈、舒缓肌肤 并加强细胞外基质的作用。1
食疗价值石莼科植物石莼或孔石莼等的叶状体。又称石被、纸菜、海莴苣、海白菜、大腹消、蛎皮菜。石莼分布于我国浙江至广东海南岛,以及黄海,渤海沿岸;孔石莼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及长江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沿岸。冬、春季采收。洗净,干燥备用。
[性能]味甘、微咸,性凉。能软坚散结,清热润燥,利小便。
[参考]石莼含蛋白质、粗纤维、二氧化硅、钠、钙、镁和酸性多糖、糖醛酸等;孔石莼含蛋白质、脂肪、戊聚糖、氨基酸、脂肪酸、香荚兰醛、生物素、维生素B12等成分。
[用途]用于瘿瘤,瘰疬;暑热烦渴,咽喉干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或煮食。
[附方]
石莼汤:石莼30~60g,加水煎汤服。
源于《海药本草》。本方取石莼清热利尿的作用。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此外亦可作清凉剂用。
相关报道石莼蔓延 海滩变成草地
专家说,石莼、浒苔疯长,跟水面污染并无多大联系。 退潮时分,记者乘车途经厦门大桥,无意间从车窗往鳌园方向看去,眼前的景象让人一惊:原本裸露出来的黑色的海滩,却变成了一片绿草地,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长势茂盛的麦苗地。
记者驱车来到鳌园边的海堤上,细细观看,海滩已经完全被一种绿色植物覆盖,一直到厦门大桥。目光所及,整片海滩一片绿色。附近的居民说,如果海水涨起来的话,这些植物立即也
会随水而起,在这片海域上漂浮。
和海滩一堤之隔的集美龙舟池也到处充斥着这种植物,从春节前后开始,20多名工人每天都在打捞这种水中漂浮的植物。
现场作业的陈师傅说,他们每天都要从池中捞起十几吨这样的植物,但好像永远都打捞不完,好不容易将水面清理干净了,一两天之后,这种植物又在池内郁郁葱葱起来。
陈师傅是当地人,但也不认识这种植物,只知道是一种海藻。他说,小时候,父母亲经常将这种海藻晒干,作为春卷的配料,味道很鲜美。暂时没有人这么做了。
石莼曾在筼筜湖泛滥
厦大海洋学院黄凌风教授在电话里仔细听了记者的介绍,他立即就知道了这两种海藻的来历。他说,宽的叫石莼,窄的是浒苔。这两种海藻曾经在筼筜湖湖面生长过,后来采取品种替代的方式,基本控制住了。
黄凌风教授说,石莼和浒苔本身是经济型海藻,除了食用,石莼还可加工成饲料,还可开发为干旱地区的保湿剂。可惜的是,暂时没有多少单位去开发它们。石莼能净化水质,大范围蔓延则影响景观。
黄凌风教授认为,石莼和浒苔的大范围蔓延,跟水面污染并无多大联系。他说,石莼和浒苔的种子以孢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里,一旦条件适应,它们就开始发芽生长。它们最适应生长的区域是海岸边的平静水域,它们的生长速度极快,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石莼一天就能长20%—30%,三天时间就能长成。难怪,龙舟池的工人们怎么捞也捞不完。
黄凌风教授说,当海水温度超过25℃的时候,石莼和浒苔就无法存活。那时,水面上大面积的石莼和浒苔就会自然消失。
“这个时间大约在清明节前后。”龙舟池作业的工人也认同这一说法,往年龙舟池也爆发过这种大面积的海藻,天一热,它们就没有了。
黄凌风教授说,石莼和浒苔的存在并一定是坏事,也并一定要将它们捞完。它们可以大量吸收水里的营养,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他认为,当石莼和浒苔大面积发生时,要及时打捞,不要让它们形成太大的量。因为,大量的石莼和浒苔漂浮在水面,会影响水面景观。它们死亡后沉入水底,变成底泥里的腐质,但对海水的水质影响不大。
石莼类藻利于水质净化
北海检测中心报导水质净化效果明显提高,为了弄清这些植物的真面目,记者来到中国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中心副总工程师马兆党陪同记者来到海边现场辨别。
马兆党从地上捡起几片海藻,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记者,这些藻类是石莼类藻,属绿色藻类,此藻类对海洋水资源没有影响。他解释说,这些藻类的出现并不是海水污染造成的,藻类开始处在一种浮游阶段,到了一定时期就附着在礁石等固定处。藻类也有生老病死,死掉后的藻类根部烂掉,然后浮到海面上,就像秋天树叶落叶一样。
一般情况下,在岩礁类的海岸有这类海藻出现,泥沙海岸藻类无法固着,也就无法生长。另外,海水不能太深,见不到阳光藻类不能生长,太浅也不能生长,青岛的海岸利于这类藻类的生长。
马兆党指出,藻类靠吸收海里的营养盐生长,对水质的净化有好处,死去的海藻烂掉后释放营养盐,就像秸杆还田,补充海里的营养成分。海藻的出现对海水水质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