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机又称旋转活塞式内燃机。是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放出热能,通过活塞作旋转运动使热能较变为机械能的内燃机。
概念转子机又称旋转活塞式内燃机。是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放出热能,通过活塞作旋转运动使热能较变为机械能的内燃机。
特点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三角活塞式转子机。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但低速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起动性和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仅用于少数小轿车及小型高速动力机械1。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是指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旋转以产生动力的内燃机。又叫做转子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发展历史从18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的设计师和发明家研究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旋转活塞式机械,但多使用于鼓风机、压气机、蒸汽机等机器,直到1954年初,根据德国科学家费·汪克尔(Felix Wankel)的设计,经过三年的试验,终于在1957年2月1日,由德国AUDI-NCU0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单纯旋转型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命名为KKM125型,其排量为125毫升,在10000转/分时发出功率21kw(合28.6马力)。60年代初又研制出了行星旋转式发动机,命名为KKM512型,在6000转/分时发出功率80.85kw(合110马力)。NCU公司将这些发动机分别安装在士波德(SPIDER)轿车和“RO-80”型的各式轿车上,这种新型汽车发动机的产生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随后,美国的莱诺汽车公司,日本的五十铃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英国的波金斯公司、法国的西托安公司等汽车生产厂家相继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旋转活塞发动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制和开发2。
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Wankel Engine、Rotary Engine)是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Felix Wankel,1902-1988)所发明,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了第一台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
转子发动机特点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往复式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都依靠空气燃料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以获得转动力。两种发动机的机构差异在于使用膨胀压力的方式。在往复式发动机中,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压力向下推动活塞,机械力被传给连杆,带动曲轴转动。转子发动机,对于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Ft)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