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韭,鳞茎常簇生,圆柱状,基部稍膨大;鳞茎外皮黄褐色至灰褐色,破裂成纤维状,直立,非网状,有时略交错。该种花被片的宽度变化很大,形态可以从条形直到椭圆状矩圆形,若仅以其两端类型对比,差别很大,但大量的中间类型则使两端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如其形态则由条形逐渐变宽而为椭圆状矩圆形。尽管花被片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异,而在不少重要特征上则是很稳定和一致的,如内轮花被片总比外轮的狭,花丝都短于花被片,在为花被片长度的1/2上下变化,花丝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毫米,子房两端收狭等等。基于这些,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种来处理较妥。1
形态特征鳞茎常簇生,圆柱状,基部稍膨大;鳞茎外皮黄褐色至灰褐色,破裂成纤维状,直立,非网状,有时略交错。叶近圆柱状、半圆柱状或半圆柱状条形,短于或近等于花葶,宽1-1.5(-10)毫米,具细的纵棱,沿棱具细糙齿。花葶圆柱状,具2纵棱,高10-30(-40)厘米,粗0.6-1.5毫米,下部被常带紫色的叶鞘;总苞单侧开裂,宿存;伞形花序由两个小的伞形花序组成,每1小伞形花序基部具1苞片,有时仅其中一个小伞形花序发育,则基部无苞片;小花梗随花的发育而伸长,在同一花序上有的花已开放,而有的还处于很幼小的蕾期,故小花梗长短不一,在花开放时小花梗为花被片长度的1.5-2倍,稀略长于花被片,顶端有时弯曲,基部无小苞片;花喇叭状开展,淡红色至紫红色;花被片等长,条形,狭矩圆形、倒披针状狭矩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先端钝或短尖,有时对褶而反曲,长8-12(-15)毫米,内轮的宽1.5-3.2毫米,外轮的稍宽,宽1.9-4毫米;花丝等长,为花被片长度的1/21-2/3,稀更短,基部约1毫米合生成环并与花被片贴生,分离部分锥形;子房的顶端和基部收狭,顶端很少收狭成喙状,基部无凹陷的蜜穴;花柱比子房短或稍长;柱头略略3裂。花果期8-10月。1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200-4200米的山坡、石缝、草地或林下。1
分布范围产云南、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