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毒物(environmental chemical poison)是指通过不同途径进人空气、水源和土壤及公共场所等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环境化学毒物进入环境介质后,通过迁移和转化及生物富集,可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食品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环境化学毒物的种类对环境产生危害的环境化学污染物主要有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前者包括汞、铅、镉、砷、铬、铜、锡、锌等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准金属、卤素、磷、氰化物、硝酸盐等;后者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以及苯类、烷烃、芳烃、多环芳烃、卤烃类、二嗯英、酚、表面活性剂、醛、酮等有机物。其中重要的有农药、重金属、多氯联苯、二嚼英和多环芳烃类等。1
环境化学毒物的特点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它们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一)应用广泛
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工业、农业、运输、医疗和日常生活,但对其使用和用后的处理还缺少经验,使许多化学物质扩散到环境中。
(二)性质稳定
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稳定,难以降解,长期滞留在自然界中,对环境造成了广泛的污染和破坏,有些甚至引起公害病,如发生于日本的水俣病、骨痛病等。
(三)半衰期长
环境毒物的生物半衰期(半减期)长,进入动植物或人体后,排出缓慢,并且在食物链中容易发生生物富集,使其浓度不断增加,作用对象广泛。
(四)毒性较大,中毒机理复杂
环境毒物不仅能引起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而且许多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以及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作用,以致环境污染物成为诱发肿瘤的主要原因之一。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