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支撑 在顶梁上,没有掩护梁的液压支架,适应于缓倾斜、顶 板稳定的薄与中厚煤层。
释义立柱支撑 在顶梁上,没有掩护梁的液压支架,适应于缓倾斜、顶 板稳定的薄与中厚煤层。
简史1947年英国开始研制,1954年装备了世界 上第一个支撑式液压支架试验工作面。50年代末至60 年代初,主要产煤国大量发展和使用这类支架。到70 年代中期由于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发展, 这种支架使用数量逐渐减少。中国于60年代开始研制 支撑式液压支架,到70年代中期已装备50余个工作 面并投产使用,由于它比掩护式和支撑掩护式支架抗 水平推力的能力差、对顶板和冒落矸石密封不好、稳定 性差以及仅适应倾角小的煤层等缺点,在80年代末期 基本上被淘汰。
分类按结构分类有垛式和节式两种。
垛式支架 底座为箱式,内装复位机构,整体前移 的支撑式支架。这类支架一般有两排或三排立柱,每排 立柱有两根,前排个别的只有一根。大多数在主底座上 布置四根立柱,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垛。
复位机构设置在底座箱中,通过橡胶或弹簧钢片 (个别的通过复位千斤顶)扶定立柱缸体,同时允许缸 体轴向微量串动的机构。当顶梁受到水平推力时,立柱 出现倾斜,复位机构在立柱倾斜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使 得立柱对顶板的水平推力有一定抵抗能力。当降架后, 立柱随着橡胶或弹簧(或复位千斤顶)作用而正位,保 证立柱在升架时能以正常状态撑紧顶板。支架前移由 推移千斤顶实现。
垛式支架支撑效率高、切顶力强、对底板比压均 匀、适应于坚硬顶板的煤层,但在顶板破碎时冒顶事故 多,立柱损坏率高。
节式支架 由两个以上机械连接的架节构成,并 通过架节间互相交替移动实现前移的支撑式支架。架 节指相对独立,彼此结构相似,包括顶梁、立柱及下部 连接的机构,为节式支架的组成单元。架节分主架和副 架,由千斤顶和导向机构连接。主、副架互为支点依次 前移,先行走的为主架,后行走的为副架。支架动作过 程为:副架仍然支撑顶板,主架降架,利用移架千斤顶 以副架为支点通过导向机构导向将主架前移一个步 距;然后,主架支撑顶板,副架降架,以主架为支点沿 导向的方向将副架移进一个步距再支撑顶板,从而完 成一个工作循环。
该类支架的复位机构设于立柱与连接机构接合部 位,一般由直的或弯曲的弹簧钢板与紧固件构成。当顶 梁受到水平推力时立柱倾斜,迫使复位弹簧变形。支架 卸载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立柱和顶梁复位,保证 在下次升架时以正常的状态支撑顶板。
节式支架重量轻,安装拆卸方便,适应顶底板不平 的能力强。但当顶板破碎时冒顶事故多,易失去支点造 成移架困难和发生倒架,对软底板适应性差。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嘉骞 - 博士 - 同济大学